“可以说,汤加丽身上的每一处凸起、每一条沟坎都是一种甚富表现力的语言,在生动地刻画出自身的形体结构的同时,还含蓄地传递出一种内在的精神意蕴”。
——陈醉在《汤家丽人体艺术写真》的序中所做的评价
陈醉,中国裸体艺术研究专家。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他就潜心于当时还是“禁区”的裸体艺术的研究。几个月前,网上盛传这位权威学者将受聘于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前天,经陈醉先生本人证实,他已接受聘书,正式成为该校的特聘教授。
昨天,本报记者在常州采访了这位传奇人物,对话陈醉先生。循着这位艺术大家的声音,一幅恢宏的裸体艺术历史长卷铺展在我们眼前……
裸体艺术应宽容“邪念”
记者:有人说,“裸体艺术”是一门高雅艺术,并否定“邪念说”,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陈醉: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什么是裸体艺术?裸体艺术是人体美的物化。而人体美的定义是:以美感为存在形态的性感、美感和羞耻感的统一。所以,“裸体艺术”本身就存在性感因素,尤其是最初接触的时候,出现“邪念”是正常的,我们应当宽容。欣赏艺术有一个过程,修养提高了,就会有更多精神层面的感受了。
记者:有网站常常会把裸体模特隐秘处增补“马赛克”,你曾说过半遮半掩更色情,那么裸体与色情怎么区分呢?
陈醉:裸体与色情,不可能简单地定出一个固定不变的标准,因为它的临界线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都在调整。譬如,旧社会女子“站不倚门、笑不露齿”,更不用说露腿了。“文革”期间时髦“兵装”,妇女的领口扣得严严实实的,而现在露胸、露脐甚至低腰牛仔裤都司空见惯了。所以,裸体未必色情,着衣未必不色情。而半遮半掩,则更容易产生色情效果。
中国早有“裸体艺术”
记者:裸体艺术一直被认为是舶来品,是这样的吗?
陈醉: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我们中国也有自己的裸体艺术。在中国,广义的“裸体艺术”早在5000年前就出现了,如红山文化牛河梁裸体《女神像》,东汉时期《石接吻像》。酒泉十六国时期墓壁画《裸女像》,这是最接近现在所谈的“裸体艺术”的绘画。
记者:那作为舶来品的裸体艺术又是什么概念呢?
陈醉:至于西洋艺术意义上的裸体艺术创作,则是在20世纪20年代才真正开始传人中国。1914年刘海粟在上海美专图画课开设人体模特儿写生课,开始使用了一个外号叫“和尚”的男孩,这是我国最早的模特儿之一,1920年才有女模特儿,而且还是俄国人。模特儿在中国画界的出现,可以说是西方“裸体艺术”概念传入中国的一个标志。
风波中的刘海粟
记者:20世纪初,“裸体艺术”在我国曾引起了巨大的风波,风波的中心人物是刘海粟,对吗?
陈醉:是的。1917年,刘海粟所在的上海美专举办成绩展览会,因为其中有裸体习作,引起了来宾的非议。刘海粟被斥为“艺术叛徒,教育界的蟊贼”,而展览则为“丧心病狂败坏风化之展览会”。这是风波的第一个回合。1919年8月,刘海粟等又举办了一个小型展览,被工部局要求撤下几幅人体画,好在展览也该结束了。这是风波的第二个回合,两次事件社会影响都有限。还应指出的是,这里展出的还只是男人体。风波的第三个回合就大了。1924年,上海美专学生饶桂举在南昌办画展,陈列了几幅人体素描作品,江西警察厅勒令禁闭,于是,以此为导火线,开展了一场围绕模特儿的论战与官司。
“汤加丽很了不起”
记者:你为汤加丽的艺术写真集作序,你说她是不可多得的模特,从艺术层面来说,她的艺术美表现在哪儿?
陈醉:汤加丽是一位国家级表演团体的舞蹈演员,她以公开的身份和姓名出版自己的裸体摄影集,这在国内还是头一个。影集的出版加上其他的一些纠纷,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网上的讨论尤为热烈,媒体称之为“汤加丽事件”而我在为她的《汤家丽人体艺术写真》的序中给过她这样的评价:“可以说,汤加丽身上的每一处凸起、每一条沟坎都是一种甚富表现力的语言,在生动地刻画出自身的形体结构的同时,还含蓄地传递出一种内在的精神意蕴”。“她的一根脊椎、一对肩胛骨、一个盘骨以至一节足趾的线条、块面的扭曲承转,都会产生相当动人的韵律”。
记者:在您的视野里,这种艺术美与先天艺术素质很有关系?
陈醉:也不是这样说,她本身就是专业舞蹈演员,从小就在科班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有了这个先天和后天的条件,再加上聪慧好学,能够很快领会画家意图,所以一招一式、一动一静都做得很到位。尤其放开让她自由表演的时候,更是给人无限灵感。
“裸体艺术”与美女选秀
记者:近一两年,传媒上的模特儿比赛不胜枚举,这种群体性的裸体艺术展示起源于什么地方?
陈醉:这件事要从比基尼泳装说起了。1946年,美国出现三点式泳装,引起巨大轰动。而当年美国正在比基尼岛试验原子弹。舆论界认为,三点式泳装引起的轰动不亚于原子弹爆炸,因此把三点式泳装命名为比基尼。这可以说是较早的群体性裸体展了。
记者:那么,中国的美女选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陈醉:1997年我在对中国裸体艺术作10年回顾的时候,曾经分析西方裸体艺术发展经历了美术、摄影、电影、舞台表演“四关”。以此为例,在中国,1988年美术“关”过了,1993摄影“关”过了,1995年以电影《红樱桃》图20为标志,影视“关”过了。至于第四“关”,则以2004年“首届中国西部人体模特儿大赛”为前奏,过了一半。2005年,北京演出了有人体艺术形式出现的短剧,如草场地艺术区演出的《乱伦》,而《死胡同》更是动用了一百个人体。就此,第四关算是真正过了。
记者:2004年“首届中国西部人体模特儿大赛”也是一件轰动了全国的事,您怎么评价这次比赛?
陈醉:这是一件具有一定开创意义的事情。2004年5月,在重庆举办了“首届中国西部人体模特儿大赛”。它的“开创意义”,在于其试图最先将裸体艺术付诸实践。
记者:为什么还要用“一定”这个限制词呢?
陈醉:因为它最终并未名副其实地实践。大赛的原计划是在总决赛时,在限定的观众范围内选手们作全裸的比赛和表演。但实际情况是,比赛时选手们穿着内衣,而最后一场舞蹈表演《飞天》,选手们也是上身贴着胸贴,下半身穿着裙裤。所以说这还不是真正意义的人体模特儿大赛。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参赛的选手们都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去迈“完整”的一步的。而她们能率先迈出这半步,已经表现出中国的模特儿们越来越自信的心态。
《裸体艺术论》轰动社会
记者:1987年您的《裸体艺术论》出版引起了巨大轰动,您当初想到这本书出版后的影响了吗?
陈醉:真没想到它会有这样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政治与艺术的环境宽松了,为艺术学科的繁荣提供了条件。在这种背景下,各种新学说、新流派以及新观念传入,迅速开阔了学人的眼界,而裸体艺术研究领域也出现了重大突破。正是在这种形势下,1987年我的科研成果《裸体艺术论》出版,被看成了一个标志。这本书重要的是它涉猎了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多种学科。尤其独特的是明确提出了“以性意识为主线”贯穿研究始终,这是前所未有的,也恰恰是以前的研究者避之不及的。因为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裸体艺术的学术专著,而且以一个前所未有的角度去论述,几十年的“禁区”冲破了,因此它的出版立即引起全社会的轰动。
记者:您对裸体艺术做了这么深入的研究,您能给“人体美”下一个定义吗?
陈醉:在我的这一系列著作中,我正面论述了人的性感、性意识、爱欲、人体美等等问题,由此给“人体美”做了这样的定义:“人体美是以审美感为存在形态的性感、美感和羞耻感的统一。”我认为,在对人体美感的分析中,应该承认其性感成分的存在,这对解释人体美欣赏的心理状态以及有关活动将更趋合理。现在,这本书的手稿已经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
“伟大的是我们的时代”
记者:艺术界一致认为,您是“中国裸体艺术的第一人”,这是因为您的《裸体艺术论》而获得的地位。有人用“伟大”这个词来形容您,您怎么看?
陈醉:我只是做了一个学术研究工作者应该做的事。如果没有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取得成果,那就愧对这个时代了。我受聘于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与莫小新、陈璐等(两位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授亦为陈醉至友)致力于这项研究的老师们一起努力,终于拿下了一项以“人体艺术与人性文化研究”的国家课题,并在江苏技术师范学院领导的支持下成立了全国首家人体文化(艺术)研究所,为中国人体艺术与人性文化的研究奠下了一块基石,搭建起了一个平台。虽然在国外这样的研究也很深入,但我认为,在中国,这个研究所能成立起来,就是一种进步。只要我们踏实地一点一点去做,中国的人体文化研究的道路会走得越来越好。
至于有人说我“伟大”,那当然是一种夸张的鼓励.说句实在话,如果要说伟大那么伟大的不是我,而是我们这个时代。
(本文所有图片均由陈醉先生提供。感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的莫小新、陈璐老师提供相关资料,并为本稿提供专业指导。感谢杨文生先生提供采访机缘)
个人档案
陈醉,学者、画家。1942年生于广东阳江市。1964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
1981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系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人体艺术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特聘教授、全国艺术科学“十五”年度课题“人体艺术与人性文化研究”(编号05BF035)项目主持人,出版著作十余部,代表作《裸体艺术论》为我国第一部有关的学术专著。代表作有油画《火祭》、中国画《长恨歌》和书法《微雨田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