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CEPA时代香港电影迷局反思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9-19 6:40:53 ·来源:新京报
香港电影界不要想“一口吞下一个大胖子”,不是什么电影都可以将内地整个市场拿下来,因为南北文化始终有一定差异。 如果专心拍好符合两广地区口味、甚至只求珠三角市场的影片,就已经很不错了。而CEPA也可以做进一步更细致的落实。
近日,广电总局副局长赵实介绍了内地和香港的电影合作政策进一步放宽的情况(见9月15日本报),继CEPA之后两地电影业的关系将更加密切。CEPA实施三年,港片不再被视作进口电影,而合拍片可获国产片待遇,这曾给香港电影带来似是一派明媚春天的憧憬。殊料,如今三年过去,才发现这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内地市场最大限度地开放给香港电影了,带来从未有过的广阔市场;但另一方面,为了迁就内地电影市场,香港电影本身特色也不断减弱,甚至不再“那么香港”。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三年来港片产量并不因市场扩大而增加,反倒在不断萎缩,影片产量一年比一年少,到现时为止,今年港片竟只有30部!
50年前港片已进入内地
我们不妨回到50年前看看。其实,早在那时港片就可以进入内地了。当年能进入内地的香港电影公司有中联、新联、长城、凤凰等等。当时,了解香港电影的内地电影、文化界前辈还很多,包括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夏衍、陈荒煤等在内,以及对港澳情况十分熟悉、粤语说得很流利的华侨事务办公室(当时并无港澳办)主任廖承志。在这种情况下香港电影中代表进步力量的“左派电影”获得允许在内地个别城市公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广州公映的粤、国语片多达四五十部,而粤语片则只在广州公映,连北京、上海也没有。用现在的话来说,广州当年无疑可算做“电影特区”。
比如,由珠影与香港新联1962年合拍的粤语喜剧片《七十二家房客》,该片导演王为一曾透露,审片时是保持粤语放映、以普通话做现场翻译。由于版权原因本片没有配上国语,所以就安排在两广及港澳、海外发行。直到80年代,才配上国语在内地其他地区发行上映。这可说是当年广州这个“电影特区”的另一表现。
香港粤语片在上世纪70年代初得以复兴,正是靠邵氏公司后来按这部《七十二家房客》重拍而引起,让粤语片的繁荣一直延至90年代中期。而香港电影的特色也就是在此时奠定下来。
香港电影应立足珠三角
重拾这段历史来谈现时港片迷局,是否有可能让人进行深层反思?
一方面,香港电影人对内地市场应该有更清醒理性的认知。在CEPA实行之初,笔者就向香港电影界朋友呼吁,不要想“一口吞下一个大胖子”,不是什么电影都可以将内地整个市场拿下来,因为南北文化始终有一定差异。但是岭南文化与香港电影却是零距离,港澳与以广州为主的小珠三角在地理和文化上都同属一片地区。香港电影从方世玉、黄飞鸿、李小龙的功夫(咏春拳)到南海十三郎、帝女花、甚至黑帮等等,都源自岭南文化。如果专心拍好符合两广地区口味、甚至只求珠三角市场的影片,就已经很不错了,否则就会“两头不到岸”。要知道珠三角人口已是台湾的两倍,上世纪80年代港片正因为雄霸台湾市场才有所谓的“黄金十年”。不幸的是,大部分香港电影人还是太贪心,导致现况就有些两边都不讨好。拍片时左肘右掣,既未能如愿让影片在内地有很好回报,同时也将自身的特色丢掉了。
另一方面,笔者也想提出一点建议:不妨考虑运用CEPA做进一步更细致的落实。TVB、ATV等香港电视频道早就能够让珠三角家庭观众同步接收到。如今CEPA既然允许港片粤语版在广东地区上映,那么内地有关部门是否可制定一如当年经济特区政策,如果港片只在广东发行、上映,如果影片是广东与香港南粤题材的合拍片,是否可考虑将电影审批权下放到广东相关部门?又可否利用广东已接收香港电视超过20年的经验,让内地电影分级制先在广东试行?是否可以参照50年前的经验先建立广东这个小电影特区?
要更好地落实CEPA,让香港电影在保持本身特色的同时,更需鼓励广东电影文化与香港电影的融合,多拍一些粤港合拍片,共同做大这块“岭南蛋糕”。除非是一些市场目标很明确、就是图谋整个内地市场的影片外,一般影片应当还是以同一地域文化为主要市场,如果市场反应热烈,同时也好评如潮,“有麝自然香”,广东以北的内地发行公司对该片有兴趣时,那么该片再配上国语审批也不迟。
列孚(香港影评人、现旅居广州)
〖 返回顶端 〗 〖 关闭本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