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旋门”里暗卖迷幻药品
从网上到网下记者暗访过程一波三折,先走“断头路”再遭“查户口”
让人瞬间失去反抗能力的“绿箭口香糖”,使人变得迷糊的“麻醉剂”,这些药品在网上都被标注成“迷幻”系列产品,不少网站公开叫卖这些违禁产品,而记者在对此类经营迷幻药品的公司明察暗访后发现,这些国家明文规定未经许可不得制售的迷幻药品不仅在网上现身,还藏身在一些保健品市场内,被一些店主当作“情趣药品”贩卖。
借用网络卖
“国家不让卖的药”
根据知情者提供的线索,记者扮作购药者假称自己“开酒吧需要”,与一家在网上贩卖“迷魂药”的公司客服QQ“搭上了线”。这家公司的销售网站做得非常全面细致,各种“药品”名称、产地,甚至服用之后产生的效果都标注得十分清晰。
对方的“客服人员”在QQ中向记者强调,自己公司卖的是“国家不让卖的药”,如果不先付款他们是绝对不能贸然发货的。记者向他询问药效时,他极不耐烦地表示“效果”绝对没有问题,“我们都是做这个生意的,你把钱汇到我农行的账户,我就把药给你快递过来,我会帮你保密的。”
由于记者始终表示不放心先付款的方式,在记者的坚持下,对方客服终于告诉记者其公司地址,让记者带着钱去“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怀疑记者身份不愿当面交易
用“断头路”考察顾客
“来我们公司交易的客户很多,我们最讲信誉,你什么时候想要就直接来好了。”在与对方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后,记者一行三人来到位于金桥的一条偏僻小路上。由于这名男子提供的是一条“断头路”,记者找了许久,始终找不到对方提供的门牌号码。
“这个门牌号很神秘的,好像一定要有人来带路才能找到的。”路边一家建材公司的保安告诉记者,经常会有人来到这里找这家名为“飞云”的公司,因此小路上时常会出现像记者一样“急切而迷茫的人”。
记者只好拨通对方的电话号码。接电话的男子仔细询问了记者所在的方位,表示马上会派人来接。约10分钟后,一位送快递模样的年轻人骑着助动车来到记者所在的位置,在经过记者身旁时故意放慢了速度,并偷偷地瞄了记者几眼。一番打量之后,年轻人在前方转了一圈之后又原路返回离开了。又是半个小时过去,记者见仍无人前来带路,才恍然醒悟:半小时之前的年轻人一定就是带路人。当记者再次拨通“飞云”公司的电话时,原先接电话的男子态度生硬起来:“想要买药,先把钱打到我们的账户上,否则免谈。”
先“查户口”再交易
由于记者在金桥三个人的“阵容”引起了对方的警惕,当天晚上,记者就接到了这家公司打来的电话。通话中,对方直接质疑记者的身份,并表示不愿意再让记者直接来看货。但在记者的坚持下,对方提出了“继续交易必须要报出酒吧地址”的要求,“你不相信我们,我们也不相信你,你说你是开酒吧的,你必须告诉我们酒吧的地址、名称,等我们调查清楚之后,你把款打进我们账户,我们再通过快递把货送上门。”
在这个“查户口”的要求被记者拒绝之后,对方明显表露出不耐烦,但“一切为了生意”,对方推荐记者去新客站附近的凯旋门保健品市场看看,“我们的货大部分都是销到这些保健品市场的,你到了那里就说是张老板介绍的就能买到。”
藏身保健品市场只卖熟面孔
迷幻口香糖悄悄卖
根据这位“飞云”公司的指点,记者来到凯旋门保健品市场的三楼。一进店铺,一名女店员就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起了各种性保健用品,“我们这里什么产品都有,只怕你想不到,不怕你买不到。”当记者开门见山表示自己需要带有麻醉功能的“迷幻口香糖”时,这家店的店主立刻变得犹豫起来,迟疑片刻后才偷偷摸摸地轻声对记者说:“我这里货是有的,但你们不要到处说,我可以卖给你们。”
随后,如同变戏法般,女店员从柜台下取出了一包“口香糖”,大小与市面上的“绿箭”无异,“如果你不想让人知道,自己包上一个‘绿箭’的套子就好了,味道都差不多的。”店员还向记者推荐了一款韩国产的“口香糖”,“药效不会像纯的麻醉药片那么强劲,但嚼过后就会让人昏昏沉沉,价格也只比国产的贵几块钱。”
“雀巢咖啡”原是迷幻药
离开了这家“口香糖”店,记者随即又进入隔壁的一家保健品店,与前一家的谨慎态度相比,这家店员则“大胆”了许多,一听记者要“口香糖”,立即表示“口香糖的药效不直接”。
“我们这里有药粉。”店员说着从柜台下拿出一包5袋装的“雀巢咖啡”,见记者一脸疑惑,店员得意地对记者说:“一点都看不出来跟咖啡的区别吧,这款迷幻咖啡我们这里卖得很好的。”为了让记者相信,店员用自己的“亲身体验”作为说服记者的具体事例,“没什么特别的味道,就像喝咖啡一样,但是喝完之后就会觉得有点不知所措,听人摆布的感觉,基本上效果就如同一半剂量的麻醉药片。”
强效麻醉药片50元一粒
由于前两家店员在介绍“绿箭口香糖”与“雀巢咖啡”时都将药性同麻醉药相比,于是在第三家店铺,记者开门见山询问是否有麻醉剂出售。
“我这里有,但不认识的人我们是不卖的。”这家店铺的女店员上下打量了记者一番后说:“这种违禁药品我们不随便卖给‘外人’,万一出了什么问题我们也吃不消。”记者随后“表明身份”,搬出“飞云”公司的张老板后,这名店员才表示“可以考虑卖给记者”。
“但我们这个药都不放在店里,会查的。”女店员边说边从柜台的最下方取出一串钥匙,神神秘秘地走去了另一个房间取货。几分钟后,等店员回来后,手上就多了一板小药丸。记者仔细看了一下包装,上面标注的药片为精神药品,规格为每粒15毫克,药品的生产方注明的是“罗氏”出品。
“这个药的效果绝对好,服用之后不会让人晕倒或者失去神志,但是会让人没有反抗能力,你让做什么他就会做什么。保准你用过一次还会再来买的。”
助坏人作案
给吸毒者便利
这种小小的药片到底有多厉害?不法分子又是如何利用它犯罪的?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第十人民医院的王教授说:“这种药不但不应该从网络上、药店里随便买到,即使在医院里,在使用上也是限制很多的。必须是特定科室的医生,在比较熟悉病人的情况下,限量地在临床上使用。”王教授称,之所以被犯罪分子选中,跟这种药物的效果有直接关系:它作用很快,而且溶于各种液体,无色无味,同时引发一过性遗忘,醒了之后什么都不记得,因此非常有利于坏人作案。
同时,王教授表达了更深一层的忧虑:由于三唑仑服食或注射会产生欣快感,许多吸毒者也会吸食,而这种药和其他安定类药物一样,都会令人产生依赖。换言之,网络贩卖这种药物,在某种程度上给吸毒者提供了便利。
未经许可
制售都构成违法
记者从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去年初,三唑仑由按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调整为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从去年3月1日起,除国家定点生产企业外,其他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生产三唑仑,通过网络贩售的做法更属违法。而这些不法分子在网上构建销售网络,“神出鬼没”,大发不义之财,给执法部门查处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法律界专家也表示,按照规定,限制类药品的生产和销售都有严格的法规限制,无论通过哪种手段,不经许可贩卖都构成违法。另外,网络贩售该药品的大多是骗子,收了钱不给药或者给假药,这样也构成网络诈骗。专家建议,一旦发现这样的网站和广告,要及时报警。另外,如果销售的“迷魂药”中含有吗啡等毒品类国家禁止销售的药物,贩卖者也涉嫌违法,即使“迷魂药”只含有非毒品类的镇静药物成分,若被用来从事犯罪活动,贩卖者也涉嫌承担共同犯罪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