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日,本报首席记者、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得主陈国忠向中南大学文学院的师生介绍了获中国新闻奖的经过和体会,并与该院师生进行了交流。余志雄摄
本报讯(记者唐江澎)“作为一名准新闻工作者,我更深切地感受到铁肩担道义的含义。”“消息与通讯有轻武器重武器之说,听了陈老师的讲课,我知道了消息同样是可以当‘重武器’使的。”受中南大学的邀请,昨日,本报首席记者、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陈国忠来到中南大学讲课,并与该校新闻系的同学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同学们纷纷表示很有收获。
陈国忠讲述了他获得第16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3.5万元救命钱留给病友》一文的采写经过和体会,他用自己的实践告诉同学们,做一名新闻记者,要锻造一双“火眼金睛”,要善于发现新闻;要运用扎实的新闻采写基本功,要培养自己的精品意识,精心打磨所发现的题材;同时,获奖也离不开《长沙晚报》这一好的工作平台。之后,陈国忠向同学们宣读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郭光华专门为该作品写的评点文章———《新闻的力量在哪里》,通过专家的点评告诉同学们,新闻的力量在事实,新闻的力量在于它朴实无华的表达方式,新闻的力量还在于它在报道事实的基础上要与时代的宣传语境巧妙结合;新闻必须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这也是新闻的力量所在。最后,陈国忠还结合自己8年的新闻实践,讲述了自己如何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的体会,并向高校新闻系学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报社组织商业活动并进行大量报道,会不会冲淡报纸的新闻性?”“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作品大多是宣传主旋律的,当记者遇到反映不公正、不公平社会现象的新闻题材时,如何平衡心灵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你对高校校报以及高校校报的作者有怎样的建议?校报也可以冲击国家级新闻奖吗?”课后,同学们热烈地提问,陈国忠结合自己的实践以及自己对新闻的认识一一进行了回答。
中南大学党委书记李健告诉记者,他在翻阅《长沙晚报》时了解到陈国忠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便与该校文学院的领导商量,决定邀请陈国忠为文学院新闻系的学生上一堂新闻采写课。“一方面,这是对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尊重,另一方面,这也是我校开放办学的一个体现。”李健表示,他仔细阅读了陈国忠采写的《3.5万元救命钱留给病友》一文,觉得该作品能够获奖,最大的一个特点在一个“新”字。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更多地了解新闻实践,学到更多的实践技能,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该校新闻系学生徐风娟表示:“以前觉得中国新闻奖离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很遥远,听了陈老师的课以后,我相信只要向自己设定的目标努力,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