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报对津派艺术法鼓表演面临失传这一现象进行了,引发读者关注。中国文联主席、天津市广场艺术民间联谊会顾问冯骥才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冯骥才表示,民间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重要载体,是普通百姓代代相传的宝贵的文化财富。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对民间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
冯骥才说,许多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遗产,我们还没有来得及记录和记住它们,就已经永远消失;许多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遗产本可以保存下来,得到传承和发展,但也往往过早地被人为毁灭、抛弃。
他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优先抢救性保护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对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收集、整理成书或摄制成光盘,作为档案留存,尽力支持民间表演团体的排练或提供合适场地;学校、家长应加强传统民俗文化的教育,提高年轻人对流传下来的民俗文化的喜爱度、关注度。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民间传统文化的衰落。
据悉,昨天来自和平区、河西区、河东区的21位市民给本报热线打来电话,表示希望学习法鼓表演,其中最小的报名者是一名初三学生。
家住河西区佟楼的天津大学三年级学生小门第一个打进电话报名,他说,自己从小对音乐痴迷,对天津的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也特别感兴趣。小门表示,自己有很多空余时间可以用来了解和学习法鼓表演,他希望有机会能够加入永音法鼓会,成为其中的一员。报名参加法鼓表演队伍的市民中,年龄最小的是一名叫韩风的初三学生。韩风在昨天中午打来电话,询问报名参加法鼓表演队伍的具体事宜。“妈妈很支持我,只是我现在的学习时间比较紧张,不过我可以每周拿出固定的时间来了解和学习法鼓这门表演艺术。”
本报对法鼓的报道,使得更多市民对津派文化表现出浓厚兴趣。据天津市广场艺术民间联谊会会长、天津市文化局调研员姚树贵介绍,由于种种原因,本市民间表演团体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没有排练经费、没有排练场地、没有表演道具的存放地点,已成为各民间表演团体的三大难题。
记者陈陈责任编辑:孙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