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研究专家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都确认,福安里1号—7号是侵华日军慰安所旧址。具有如此重要意义的建筑难道就无其立身之处?相关部门是否考虑过让慰安所保留在未来的绿地工程中呢?
松下富贵楼
侵华日军兽行活证据
建于1932年的民国建筑
福安里1—7号老宅,位于白下区常府街细柳巷,巷子深处,黄桐黑槐,这是一条处处透着老南京味道的古老的深巷。 福安里1—7号老住宅于1932年建成,户主是李澍生,他有四个儿子:李邦荣、李邦钧、李邦华、李邦贤,目前李澍生与李邦荣、李邦钧都已亡故,81岁的李邦华与李邦贤健在。
黄砖砌的墙,松柳木盖的楼,2幢小楼在大厦林立的常府街上显得格外别致。然而,墙壁上用白石灰刷出的大大的“拆”字,却大煞风景。昨日黄昏,记者来到福安里,李邦华、李邦贤一家人正在家中坐立不安,他们刚刚又接到了下午要去拆迁办协商拆迁事宜的通知。谈到“松下富贵楼”的来历,李邦华老人打开了记忆的门,向记者道出了当年的屈辱历史。
“我见过松下这个人,是个住在南京的日本侨民,他看起来和中国人差不多,30岁左右。南京沦陷后,我们一家外出逃难,他乘机抢占了我们的房产,开始经营富贵楼慰安所,养着40多名慰安妇。我们一家1938年回到南京后,房子根本要不回来,我们只有向松下缴纳租金,租自己的房子居住,一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才将房子收回来。”李邦华一字一句地说得很清楚。
沦陷期间专门接待日军将、佐级军官
政协白下区委的刊物《白下文史》根据李邦华、李邦贤等人详实口述,详细记载了“松下富贵楼”的情况。福安里1—7号老住宅由李澍生于1932年建成,木料皆用美国花旗松柳木,上天花、下地板,每户四室,每室有10平方米,一共38间1200平方米。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家于1937年8月逃离南京。日军宪兵队占据了这片房屋,并修理改建,将房子全部用铁栅围起,管理与经营这家慰安所的日籍老板,是一个叫松下的日侨,“松下富贵楼”也因此而得名。当时,在大门前竖起一块水泥牌,白漆打底,写着斗大黑字,直排行书体“松下富贵楼”。慰安妇多是日本和中国妇女。40多个房间,除一间办公外,其余都是慰安妇“接待营业”的场所。所谓“富贵楼”,到这家慰安所寻欢作乐的不是日军普通士兵,而是将、佐级军官。写有“松下富贵楼”字样的门头一直到1992年常府街拓宽改造,才随着临街第一幢房屋的拆除而消失。
“我听见过慰安妇被蹂躏的惨叫”
今年86岁的陈详顺老人现在住在太平巷,侵华日军占领南京期间,他就住在福安里“松下富贵楼”对面的平房里。谈到过去的经历,陈老仍记忆犹新:“我当时20多岁,每天干完活回家,我都要经过福安里细柳巷的富贵楼,我经常听见这两种声音,一是日本鬼子的放荡淫笑声;二是在这里遭受日军蹂躏的慰安妇的惨叫声,我当时还观察,这里慰安妇最多的时候有四五十人,每天院子门外都有持枪的日本鬼子站岗,一般老百姓根本进不去。我每天从这边经过,都感到很害怕。”
“每天,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能看到好几辆日本汽车停在富贵楼门口,进出的都是日本军官,穿戴非常讲究。”陈详顺称。
日军留下的遗物甚多
据李邦贤老人介绍,如今福安里17号的屋子里还留存不少日本鬼子留下的遗物,以及慰安所的痕迹。记者亲眼看到,不少房屋的门头上还有编号,在福安里5号的一个房间的门上,写着大大的“15”,在日本人用过的椅子背后也写着模模糊糊的阿拉伯数字。“房子和屋里的所有东西,都是1945年抗战胜利后从松下手中收过来的,当时原样就是这样的,一直保存到现在。”李邦贤说。
日本鬼子在福安里1—7号还留下了不少遗物,睡觉用的榻榻米和行军被,吃饭用的桌子,洗澡用的浴缸,喝酒用的酒坛以及出行骑的自行车,尤其是椭圆形陶瓷浴缸很豪华,浴缸长约1米,宽83.5厘米,高29.5厘米,缸底有一个放水用的小洞。缸沿上刻有“陈隆福水厂创造”的字样,用“创造”而不用“制造”,这是日语中通用的写法。
1945年,日军撤离南京后,李邦贤还在床头柜里发现了20多张照片,是逛慰安所的日本鬼子所拍摄,不少慰安妇赤身裸体。
老专家上书相关领导
保留旧址与绿化工程不冲突
据了解,福安里慰安所旧址拆迁后将改建成绿化用地,同样造福于民。但记者在调查拆迁内幕时获悉,尽管此块地皮现阶段被用作改造绿地,但一些学者专家还是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保留慰安所旧址与规划中的绿化工程,并不冲突。
今年70多岁的李春璐,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同济大学,后一直工作在北京规划局。李老参与了“人民大会堂”“民族饭店”“军事博物馆”等著名的“中国十大建筑”规划工程,获悉“松下富贵楼”慰安所旧址因为绿化需要拆除一事,非常痛心,特地撰文给南京市相关领导,并且设计规划了一套遗址、绿化兼之的方案。
李老称:目前南京市老城改造任务繁重、资金短缺,我们能否采取这样的做法:对福安里1-7号老宅不拆保留,由房主全力修缮保管自用,维持1937年—1945年老宅的原貌,并肩负对来访参观者的讲解接待工作,充当义务讲解员。
保留该房的同时,在其周边进行绿化,常府街临街地段建设绿化岛,旧址临街处可修建透明墙或树墙。一旦常府街、长白街街道设立绿树屏障后,细柳巷旧址两幢宅第间做上铁门,依旧出入,恢复原貌,让人视野中有了一种民国氛围,这种做法其实就是保留和绿化兼顾,同时取消了长白街道路的喉颈,保持长白街南北交通的顺畅,开辟一条从总统府到夫子庙这一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一条街,其意义更加深远。
南京大屠杀史专家研究结果
慰安所仅剩6座不能再拆了
南京仅存的6处“慰安所”遗址
1、“安乐酒店慰安所”
现太平南路江苏饭店所在地
2、“松下富贵楼慰安所”
现常府街细柳巷福安里1 7号
3、“菊花楼慰安所”
现太平南路文昌巷19号白菜园大院
4、“利济巷东云慰安所”现利济巷2号5、“浪花楼慰安所”
现中山东路四条巷树德里48号
6、“华月楼慰安所”现下关尚埠街惠安巷13号
南京师范大学经盛鸿教授曾全面系统研究南京慰安所问题。2004年,经过3年的多方调研考证,他与南师大“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们完成了侵华日军南京慰安所调查报告,披露了侵华日军共在南京建立了40座慰安所,随着南京城的变迁,记录“亚洲女性血泪史”的慰安所,目前仅存6所,细柳巷福安里的“松下富贵楼慰安所”就是其中之一。
经盛鸿表示,根据中、日文档案、报刊资料,并多次走访熟悉史实的知情人,查证了多家慰安所的原址房屋,并获得了慰安所的门牌、告示及有关档案等多种物证,确认日军在南京设立的慰安所有40多家。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下令在南京筹建慰安所,日军攻占南京初期,日军派人到各难民所强行“征召”中国妇女做慰安妇,并诱骗中国妇女,声称让她们为日军做洗衣、烧饭、打扫卫生、女招待等工作,到夜晚则强迫她们到各部队的慰安所中去做慰安妇。在南京的占领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后,日军通过南京本地的一些汉奸地痞流氓,“招募”、胁迫、诱骗中国妇女,设立慰安所,进行商业性的经营;在南京伪政权建立以后,还指令伪政权派遣专门人员负责此项工作。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南京当局于1945年10月将日军设在南京的“慰安所”予以查封,把招牌砸掉,所有中外从业妇女一律遣散。
经盛鸿与他的同行们,近年来,一直为这剩下的6所慰安所保护问题而奔走呼号,可学者们的声音,在某些部门的某种利益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现存的6所慰安所具有无法替代的史学价值与文物价值,它不仅属于南京,更属于中国以至全亚洲,它们记录的是一段全人类的屈辱史。想想69年前南京大屠杀这段屈辱历史,想想30万遇难同胞,我们南京人更要保护啊。”经盛鸿呼吁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