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记者 冷靖华通讯员刘颖)本月初,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与意大利金色猕猴桃公司就猕猴桃雄性品种“磨山4号”的繁殖权,签订全球转让合同(详见本版9月4日报道)。记者了解到,20多年来,该园培育的猕猴桃品种已在全球播种无数。
武汉植物园于1980年建立猕猴桃园,现保存有猕猴桃属植物56个种(变种)、63个品种(品系),是世界上最大的猕猴桃属植物活体基因库。其中,“金桃”等雌株系列品种已推向国内外市场。
2001年,“金桃”在海外进行繁殖权拍卖,打破了新西兰选育的“海沃德”控制世界主栽品种达70年之久的格局,这在我国园艺果树领域中尚属首例。
猕猴桃专家姜正旺博士说,“金桃”的繁殖权共拍卖了三次:一次是面向欧洲市场,转让给意大利ConsorzioKi-wigold公司,10年的保护费约17.2万美元(1美元约合8元人民币);第二次是将上次的合同延长至2028年(欧洲品种保护期为28年),并向南美市场拓展,自2012年起,该公司每年再支付1.36万欧元(1欧元约合10元人民币)使用费;2005年的第三次拍卖面向全球市场,获得的保护费为50万欧元。
目前,“金桃”在意大利已栽培了300公顷,今后5至10年将发展到1000公顷。
前不久转让繁殖权的“磨山4号”属于雄株。武汉植物园的程中平博士介绍,猕猴桃为雌雄异株植物,雄株本身不结果,但其对雌株可产生很大影响。“磨山4号”花期长达3至4周,较一般雄株的花期长一倍,且能改善雌株结果性能和品质。今后该意大利“金色猕猴桃”公司每繁殖一株“磨山4号”用于商业栽培,将付给武汉植物园0.4欧元(约合4元人民币)使用费,使用年限为28年。
他说,“磨山4号”的培育投入约5万元,共在外(包括国内、国外)繁殖约100万株猕猴桃,创造了约18.9亿元的综合产值。
种植猕猴桃不仅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也是很适合本地作为产业发展的树种。程中平称,湖北果农若需要种植猕猴桃,除了“金桃”需要向意大利公司购买以外,其他品种可直接向正在种植的三峡库区移民或者武汉植物园购买。
[背景资料]
猕猴桃原产我国,是20世纪人工驯化最成功的四个果树品种之一,猕猴特别喜欢吃这种水果,因此得名“猕猴桃”。猕猴桃营养价值很高,有抗肿瘤、抗衰老作用,不少学者又称之为“长生果”。
猕猴桃的野生资源在我国分布很广,北方的陕西、河南,长江中下游以及西南地区省份都有分布,尤以长江流域较多。
1903年,新西兰汪加努女子学校的女教师伊莎贝尔,利用假期来湖北宜昌看望在当地任教的姐姐凯蒂。伊莎贝尔次年返回新西兰时,带了一些宜昌的野生猕猴桃种子。后来,这些种子辗转落到农场主爱里生的手中。1910年,爱里生种出了猕猴桃果,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繁殖猕猴桃。新西兰后来选育的栽培品种“海沃德”就与此有关。
姜正旺博士介绍,现在,猕猴桃产量最多的国家是意大利、中国和新西兰,而“海沃德”依然是主流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