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天旱,家中受灾严重,打工挣钱是弥补受灾损失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外打工一定要安心,认认真真挣钱……”昨日,忠县兴峰乡南天村党支部书记范远铭走进邮政支局,将一封致外出打工人员的信投进邮箱,这是该村今年旱灾以来,向外出打工者寄出的第306封信。
旱灾未到紧急“防灾”
南天村有村民1.2万余人。早从5月上旬开始,村党支部、村委会便根据气象预报,及时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宣传,号召全村人民早知道、早安排、早应对,并帮助群众抗旱自救。随着旱象的不断加剧,村里根据“先生活,后生产”的用水原则,发动群众广辟水源,落实专人保护水源,号召群众节约用水。实行旱情、疫情日报告制度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抗旱救灾信息畅通。由于措施得力,为全村抗旱救灾提供了有力保证。
党员干部率先垂范
“大旱来临是对我们意志的考验、党性的考验、执政能力的考验!”这是常挂在范远铭嘴里的口头禅。全体村组干部不分昼夜,抗旱救灾,许多干部因长时间战斗在高温烈日下,多次中暑、累倒在田间地头。年近花甲的支部书记范远铭,术后尚未痊愈,毅然投身到全村抗旱救灾工作中,每天起早贪黑,奔波劳碌。年富力强的村委主任范家祥,舍掉自家繁忙的农事,组织群众架设抽水管道,共熬通宵……
300封家信力助救灾
面对百年未遇的灾害,南天村党支部在率领群众抗旱救灾的同时,下定决心,带领全村村民实行灾后自救,实现减产不减收。南天村有800多名外出打工人员,在得知家乡受灾严重的情况后,许多人无心打工,纷纷准备回家抗旱救灾。村里知道这一情况后,毅然决定不能让外出打工人员回家,一定要让他们安下心来打工。因为只有他们安心打工,才可以弥补旱灾的损失。每天回到村办公室,村里的几名干部便开始给外出打工者写信。若是几个人在一个地方,便写一封群信,若是一个人在一个地方,便单独写信。在两个多月时间里,写出书信306封,稳定了外出打工人员的心。
一封封书信,激发了在外打工人员帮助村里抗旱救灾的热情。打工者陶宏、范正举在得知家乡受灾情况后,便各自掏出1万元血汗钱,作为村里找水送水的费用。老党员谢龙河将儿子给的10万元养老金拿出来支援抗旱救灾。
记者谭柯实习生周露余音潼
来源: 重庆商报 2006-09-19 1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