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见李登义,怎么也想像不出他已年逾九旬,身体魁梧,声音洪亮,依稀可以后出当年的英雄气概。在烟台四眼桥干休所,李老用他浓重的四川口音,又带记者回到了七十年前的长征岁月……
分田地劈竹子写人名
李登义家在四川万源,12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拉扯着他和两个妹妹艰难度日。1932年红军来到了他的家乡。
“红军打土豪,分田地,分粮食!是穷人的队伍。”李老告诉记者,“我那时还是个孩子,才17岁,红军来到我们这里,召集群众开会。山上的竹子很多,红军就砍了几棵竹子,把竹子劈成一小段段的,让我把大家的名字写上。”
李老回忆说,他读过一年书,会写大家的名字,于是,红军就推荐他当了土地委员。他那时侯还不懂到底是怎么回事,直到红军战士把写好名字的竹板砸进地里,他才知道,这是在分土地。
李老说,那时大家都太高兴了,受地主压迫的日子结束了,农民终于有了自己的土地。
于是,17岁的李登义积极要求参加了红军,被编入红四方面军第十师三营九连。李登义 讲述长征故事 (大众网记者 曹亮 摄)
过草地三走“鬼门关”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退出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历尽艰难的长征。
“家里只有母亲和两个妹妹了!”李老自从开始长征一直没有回过家,“七十年了,从那以后再也没和家人见过面。”李老的眼里泛起了泪花。后来李老虽然通过组织多方查询,但最终还是杳无音信。为了寄托这份情感,李登义在给子女们起名字时,专门用了“川东”、“蜀鲁”、“万文”等地名,寓意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我穿着在家里穿出来的破烂衣服,脚上穿的是用烂裤子撕成布条编成的草鞋,只有身上背的大斗笠是部队发的。”李老指了指自己身上现在穿的,给我们描述过去的艰苦。
“我就是这样一身打扮,爬了20多天雪山,三过草地,一直到了延安。”
“1936年‘入伏’后开始了第一次过草地”,老人记得很清楚,“出发前,每人都准备了能够生活12天的粮食。”
“走了整整11天啊!终于走出了草地。”此时,大部队来到了一个叫牛屎房子的地方休息,“休息还不到半天!”李老说,部队突然接到命令,要调头南下二过草地。
后来李老才知道,这是因为张国焘违抗中央北上抗日的方针,擅自率部南下。
“二次过草地,异常艰苦!”李老说,“身上带的粮食基本都吃光了,人烟稀少的地方又无处筹粮。”每人背着10来斤树枝又进入了草地。
战士饥饿难耐,“一开始,我们杀马吃,后来就吃皮带、吃棉花、吃草根……”饥饿寒冷时刻侵扰着红军战士,“我的喉咙肿起一个大疙瘩!”李登义扁桃体发炎了,后来被伤兵连收留,坚持走出了草地。
红四方面军南下失败,1936年6月,在甘孜与红二方面军会师,再过草地北上。这次有了过草地的经验,队伍中每个班准备了一头牛,先是驮着粮食,吃完粮食再杀牛。当再次经过毛儿盖时,李登义在那里看到了以前过草地时留下的800多个战友的白骨。
长征的故事永远讲不完
长征胜利后,李登义在延安进入中央教导队三分队学习并兼任分队长,后一直在延安负责中央首长的警卫工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李登义又到东北开展剿匪工作。1955年调任文登县工业交通部部长,至1989年离休。到地方后,李登义从不争名誉、闹地位,一直勤勤恳恳地工作,过着俭朴的生活。他的4个儿女,现在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李登义参加革命几十年,经历了大大小小100多场战斗。据烟台市四眼桥干休所的工作人员介绍,老人最爱讲打仗的故事,而且一讲起战斗来就精神倍增,总是“你听我慢慢讲,你听我慢慢讲……”故事一个接着一个,仿佛永远也讲不完,李登义的兴致也越来越高。早些时候是接受学校、部队邀请去作革命传统报告,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报告会少了,他又开始在宿舍区把战斗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讲给邻居们听,而且都讲得绘声绘色。
如今,老人年事已高,记忆力减退,有时候脑子也不太清楚了,但长征在他脑中留下的烙印太深了。干休所的同志告诉记者一件事:几年前一个傍晚,老人在家看一部有关长征的电视片,电视上出现很多红军战士,老人坐不住了,出门找到干休所所长,“赶紧准备饭啊,多准备一点,那么多战士,没饭吃哪行啊!”(大众网记者曹亮 烟台报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