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明代古沉船到底蕴藏了多少文物?昨日中午,中国水下考古队与北京的两位文物专家出现在平潭,并驾船前往平潭明代沉船海域进行水下作业。深藏水底多年的秘密得到了初解,数件龙泉窑青瓷600年后经由考古队员的手重见天日。 捞几个600年前的盘子上来考古队员下潜了半小时
昨日出海,是中国水下考古队在平潭海域考古出动潜水员最多的一次中午12时15分出发
记者在长乐松下码头看到,考古队工作人员搬上船的氧气瓶比前几次多了很多,有30来个。“今天出海的能下潜的考古队员有8个,是人数最多的一次。”考古队中一名队员说。
为了能亲眼目击水下考古队员打捞探摸过程,记者在码头租船跟着考古船只一同出海。
从长乐的松下码头到平潭的大练海域,虽说直线距离并不远,但由于地处近海,水下礁石很多,船只只能在海中绕个大圈才能到达目的地,记者一行三人经过1个小时的海上颠簸才接近了大练海域。13时25分开始下潜
两名水下考古队员穿好潜水服下水了,过了15分钟,他们才沿着漂浮球下的绳子冒出了海面。
记者了解到,这两名潜水员是去海底“探路”的。从海底他们并没带上什么东西,但他俩和领队交流了几分钟后,考古船马上调整了停泊地点,同时另外六名考古队员穿上了潜水服。
记者见到他们的装备中还额外带了个袋子别在背后,腰间还带了个手电。“这次潜水主要还是为探明水下沉船情况,重点并不是打捞文物,但是如发现完整的瓷器或者特别的一些船上用品还是会带上来。”潜水员说,水下能见度最好的时候也只能看一米远,在二十米左右的海底下,还要借助水下照明工具的灯光才能看得清东西。
“这么深的水,潜水员下潜时间不能太长,否则的话对身体有损害,一般半个小时左右他们就会上来。”考古队一工作人员解释道,就在这时,潜水员突然冒出了海面,记者见到,他们首先交给船上工作人员的就是那个别在腰后的袋子。
“这些还是龙泉青瓷。都有600年历史了。”600年历史的惊人吻合平潭明代沉船是郑和下西洋船队中的货船?
“600年前,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就在我们长乐的太平港停泊过好长时间,他的船队中就有装了很多瓷器的货船,这条明沉船是不是郑和船队中的一艘货船呢?”长乐市郑和航海纪念馆工作人员陈先生昨日打进记者电话说,如果是这样的话,这条明沉船的意义就很重大了。
据史料记载,郑和七下西洋,船队无论起于南京宝船厂,还是始自太仓刘家港,都要先到福建长乐太平港驻泊,短则两月,长则一年。在这里集结船队,整编训练,修造船舶,补充给养,购置货物,祭祀海神,等到东北季风到来时,才扬帆出海。而在这次发现明初沉船的大练海域,距离太平港也不过几十海里,而且在大练海域发现很多的古代沉船,说明这附近海域存在古航线。
在时间上,这条明初沉船和郑和船队几乎是处于同时期的。而且记者还了解到,在明初,政府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规定民间“片板不许下海”,所以这么一艘满载着瓷器的远洋货船如果是民间海外贸易货船是要冒很大风险的。
但是,如果这艘沉船是郑和船队中的一艘装满龙泉窑瓷器的货船,只是在大练海域不幸触礁沉没而已。从理论上是能说得过去。
那么到底这条平潭海域发现的明沉船到底是不是属于郑和船队呢?本报将继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