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前面有一只鸟”
9月中旬的一天,市民韩先生驾车带着女儿寒寒到珍珠泉游玩,行至山腰时,寒寒忽然眼前一亮,“爸爸,前面有一只鸟。”寒寒惊奇地叫喊。
停下车,韩先生看到,女儿所指的其实是一只孔雀!因为换毛或者是营养不良,尽管孔雀身上那美丽的长羽毛已经不再,但韩先生坚信———那不是一只“鸟”。
“身体几乎是光秃秃的,绒毛很短,从远处看去,这只孔雀是白色的。”突然发现孔雀,韩先生不由感到一阵惊奇,于是赶紧拨通电话,向记者报告了这一“惊人消息”。韩先生是南京浦口人,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他曾带着女儿到孔雀园观赏过孔雀,但不久,孔雀园就关闭了,再也见不到一只孔雀了。没有了孔雀的孔雀园让寒寒感到很失望。
韩先生说,他发现孔雀的地方在“长城”景区脚下的山腰上,离孔雀园约2公里的距离。当他告诉女儿,那只“鸟”是孔雀时,女儿死活不相信,接着就落下了泪。“太可怜了。”寒寒说。寒寒要把孔雀带回家去养,韩先生不同意,“因为那是公家的。”寒寒拿出携带的面包,掰开,一块块抛给孔雀吃。孔雀一边吃一边抬头看看寒寒。半个面包下肚后,孔雀抖抖身子,消失在树林中……
记者找了半天没找着
接到韩先生电话的当天中午,记者便赶到了珍珠泉旅游度假区。按照韩先生的指点,记者兵分三路,在该景区“长城”脚下的山腰上搜索,试图找到那只像鸟的孔雀。
寻找的结果却是徒劳的,尽管三路人马个个累得汗流浃背,喘不过气来。
一位在山腰路旁卖茶水的妇女告诉记者,她原本是珍珠泉景区的员工,下岗后就在这里卖茶水。她说,韩先生说的那只孔雀是存在的,她见过几次了,孔雀经常会到她的摊点旁来寻食。每次来,她都会给它撒些剩饭、面食什么的,吃饱了就走。
“它怕人,一抓它就飞。”
“还能飞?”
“能飞,像鸡一样。”
尽管天色已晚,记者还是不甘心,顺着山腰朝孔雀园方向继续找。约半小时后,记者一行终于来到孔雀园,让人失望的是,孔雀园除了园名和几段竹制的栅栏依旧存在外,园里已是一片野草,几个破竹棚和一个破沙发,在荒芜的野草中孤寂地伫立着。不远处,一剪草的园丁告诉记者:“没了,孔雀早没了。”
效益不好只好放养
没找到孔雀,记者来到度假区的旅游经营公司问个究竟,该公司蒋书记向记者介绍:度假区的孔雀园始建于1997年,当时是度假区的一大景点。因孔雀园属于“园中园”形式,除了旅游区要收取门票外,孔雀园也要向游客收取2元钱的门票,游客有意见。“有部分游客并不进入孔雀园观赏,在园外也能看到孔雀,所以孔雀园在收益上并不可观。”蒋书记说,由于孔雀园没有给度假区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同时孔雀园占地面积广,孔雀所需饲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再加上日常的管理、饲养人员的工资等,度假区发现饲养孔雀成本很大,于是就在2002年,将圈养改为放养。而在“苏浙信息网”2006年6月14日发布的《珍珠泉旅游度假区介绍》一文中,记者清楚地看到这样的描述:孔雀是国家保护的珍贵野生动物……为了尽可能创造自然生态环境,他们采取了自然放养的方式。在这儿,游人了解孔雀的生活、繁殖情况,更能欣赏到百鸟皇后孔雀开屏的独特神姿。
“重要的原因是孔雀难养,它会飞。”蒋书记说。
多种原因造成孔雀消失
按说放养以后,孔雀回归自然会生活得更好,可又怎么会消失呢?说起放养的效果,蒋书记说,开始的一两年,放养的孔雀偶尔会在孔雀园周围漫步,或是在周围林子中穿梭,游客也能常常见到。“我们还看到一只大孔雀带出一窝小孔雀,好看得很。”
“放养以后,我们发现管理太难了。”蒋书记说,起初,景区的工作人员还在孔雀园中撒些谷物之类的食物,让那些觅不到食物的孔雀去吃,但时间一长,加上度假区进行体制改革,裁了很多人,也就没再安排专人对放养的孔雀负责了,孔雀也就逐年减少,有的自然死亡,有的被黄鼠狼叼走了,也不排除被附近居民当成野味宰杀,“主要是疏于管理。”
蒋书记说,珍珠泉孔雀园里的孔雀都是蓝孔雀,不是国家保护动物。“既然没有什么效益,也就没怎么管理。再说也没有200只,就80多只。”蒋书记说。
记者问:“为何网络上的简介里说有200只,是国家保护的珍贵野生动物?”蒋书记说,那是当初为了搞宣传。
至于市民韩先生发现的那只像鸟一样的孔雀,蒋书记表示:有这种可能。
记者问,既然孔雀园早已不复存在,为何一些网页及旅游景点外的广告牌上,还有关于“孔雀园”的宣传内容?
蒋书记说:那时的宣传内容与现在实际情况不相符,宣传内容还没有及时更新。
———珍珠泉的孔雀园也很好玩,在那里大家可以把一些食物喂给它们,和它们一起玩。
———孔雀园,是我在珍珠泉玩得最最郁闷的地方,连个孔雀毛都没有。
以上分别为一个大学生和一个年仅10岁的小学生,分别在2002年、2006年在网站发表的作文片段。他们所指的是号称有200只孔雀、南京珍珠泉旅游度假区内的孔雀园。这个曾经名噪一时的孔雀园难道真的“连个孔雀毛都没有”吗?日前,市民韩先生和他的女儿就有“惊人”的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