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卫生部等10个部门在全国31个省(区、市)开展了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本次监测对象为3至69周岁的中国国民,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监测对象。其中,幼儿、成年人和老年人三个年龄段监测内容包括体质检测和问卷调查两部分,检测指标包括体质所涵盖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三个方面,每个省(区、市)规定的总样本量为7200人,全国共计223200人。 实际从全国2700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幼儿园和行政村抽取样本、检测了245000多人。
体育总局专门从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划拨专款千余万元用于本次监测工作,有关方面也给与了一定的经费支持,为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本次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国民体质存在着几个方面的特征和趋势,真实反映了现在国民体质的现状。
1、国民体质总体水平略有提高国民体质综合指数显示,国民体质总体水平比2000年略有提高,这反映在国民身体素质水平明显提高,20岁至39岁成年人提高幅度最大。但是,国民身体形态水平略有下降,20岁至39岁年龄段成年人降低幅度最大;身体机能水平明显下降,60岁至69岁年龄段老年人下降幅度最大。
2、成年男性肥胖率较高并呈增长趋势成年男性肥胖率为9.3%,这比2000年增长了1.7个百分点,其中农民肥胖率为7.7%,比2000年增长了1.8个百分点,城市体力劳力者和非体力劳动者的肥胖率分别为9.4%和10.8%,较之以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且监测报告显示,成年男性超重率达33.2%,而且年龄变化趋势与肥胖率相同。
3、城乡人群体质水平差距明显国民体质综合指数显示,20岁至69岁年龄段城镇人群体质水平高于村级人群,而且城乡差距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国民体质评定等级结果也显示出同样的特点,这个年龄段的城镇人群的体质优秀率要比乡村人群高出超过10个百分点。
4、国民体质水平呈“东高西低”状态国民体质综合指数显示,人群体质最好的依次是上海、江苏、山东、广西、北京这5个省市(区、市),而排在第二档次的有江西等15个省(区、市),第三档的有宁夏等7个省(区、市),综合指数显示人群体质最差的有新疆、贵州、青海和西藏4个省(区),国民体质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状态。
同时发布的儿童青少年(学生)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汉族城乡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的生长水平呈继续增长趋势,营养状况继续改善,少数民族学生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与汉族学生同步增长。但是,在学生体质健康得到继续改善的同时,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呈下降趋势,学生超重与肥胖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有关教育部门应该引起重视。
针对本次监测所获信息,体育行政部门将继续以构建群众性的多元体育服务体系为今后群众体育工作首要任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有的放矢地指导人民群众去健身,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