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生产力
编者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继经济、政治、教育、卫生等体制改革之后作出的又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决策。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繁荣地方特色文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报从今天起,陆续刊登介绍一些市县、一些单位的先进经验,以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进一步推动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
每当夜幕刚刚降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城河畔的七仙文化广场就会热闹起来,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和不同爱好的人们聚集在此,或吹拉弹奏民族乐曲,或打太极拳,或练健美操,而孩子们尽情游戏时发出的笑声,更让广场充满了生机……
嬉水节是品牌,更是平台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举办的“七仙温泉嬉水节”,已经成为保亭的一个文化品牌,到了这一天,来自十里八乡的保亭人都会云集到县城。路途遥远、比较偏僻的乡镇农民,往往一大早就骑上摩托车或搭上拖拉机,兴致勃勃地赶往保城,硬是把小小的县城挤得水泄不通。
嬉水节还让保亭扬名国内,七仙岭温泉也因此吸引了许多北方游客。每年冬天,都有几十名东北和华北的老人到保城住下来,然后每天坐车到七仙岭泡温泉,调理身体。去年,有30多名北方老人干脆在保亭买了房子,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
县委书记李永喜说:“之所以每年都花大力气来办嬉水节,就是要让我们的黎族苗族同胞,通过这个载体来展示自己的民族文化,让世人了解海南、了解保亭,借此弘扬民族文化。”
深入挖掘黎族苗族文化
保亭坚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繁荣。徜徉在保城街头,你会看到很多体现黎族和苗族文化特色的壁画,你会从那些身着黎苗服饰的干部和群众的笑脸上,体会到保亭人的热情好客,体验到这里浓郁的民族风情。
近几年来,保亭挖掘和整理了一批富有黎风苗韵的广场文体节目,以及独具特色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歌民乐、民族故事传说、黎族手工艺、七仙壁画等。去年,该县文体局组织有关人员花了近半年时间,深入民间采风,整理出黎族最原始的“钻木取火”和“树皮被”2个项目的文字和影像资料,县妇联还组织织锦能手,进行织锦创作大赛,把民间的织锦技术进行整理和提高。
成立民族歌舞团
繁荣文艺创作
此外,保亭还于2003年成立了自己的民族歌舞团。该团立足于少数民族的歌舞表演,团员经常到民间采风创作,把一些流传于民间的传统节目奉献给观众。在全省大型文艺汇演中,该团屡屡获奖。
保亭民族歌舞团除了在保亭演出外,每逢海口、三亚、五指山有大型活动,该团都会去客串演出;每逢节假日都下到农村、农场去慰问演出,深受百姓欢迎。而一些来自外省的朋友偶然看了该团的表演后,还曾与团长洽谈到外地去演出事宜。
近年来,保亭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挖掘、整理和发扬民族文化,把文化渗透到各个阶层、各个角落,使得文化不但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生活的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