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月17日,天气晴热,从江县小黄村的人气比天气还热。这天至少有上百外地游客拥进侗寨。
寨子上的男孩潘仕军头戴头缠、身穿布衣,和小伙伴、大人一起坐在高高的鼓楼堂中,面对众多游客唱起侗族大歌。悦耳动听的歌声令游客如痴如醉,连声赞叹。
如今,为游客演唱侗族大歌展示民族风情,已是小黄村人生活的组成部分。近两年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拥入侗寨,这样的表演,已成为村民们致富的重要收入来源。
潘仕军告诉记者,他很小就学唱侗族大歌,和村里所有孩子一样,当时只觉得好听,没想到今天还能唱大歌致富,所以现在村里人传唱歌的热情是越来越高了。村里的学校开设有侗歌课,闲暇时没别的事,他们最大的兴趣就是学歌。
站在一旁,乐滋滋地看村民演出的村支书潘玉锦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小黄村如今光教歌的歌师就有100多人,全村的歌队有56个,歌堂25个,农闲时的晚上,寨子里到处都是教歌唱歌声,闹热得很!小黄侗寨如今可是声名在外,现在每天平均来的游客已达100多人,每年旅游综合收入200多万元,人均收入2547元。”
3年前的小黄村,是个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集体经济不足5000元的极贫村。这个如今已经靠旅游致富的侗寨,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小黄村距县城24公里,是个典型的侗族村寨,除了保存有沿袭上千年的古朴生活习俗、原始的侗族服饰、以及美丽的风雨桥、鼓楼等民族建筑外,这里最吸引人的就是老少皆会、人人爱唱的侗族大歌。
早在上世纪初,这里就被省文化厅命名为“侗歌之乡”。1996年,村里的姑娘们曾远赴法国演出,轰动巴黎,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首批“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3年前,小黄村作为从江最富民族特色的侗寨,外来的重要客人县里都要安排到此参观。浓郁的民风民俗以及有如天籁的侗族大歌,给许多到过小黄的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真正让小黄人从中受益始自2003年。这一年,从江提出旅游兴县发展战略。县委、县政府在认真评估后,决定以“侗族大歌”为先导,开发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这年,村党支部组织了20多名党员和群众代表到外地考察,又请来专家到村里规划。同时召集村里的歌师、戏师等民间艺人将流传的侗歌、侗戏加以收集整理,并成立侗学会,建起侗族文化室,组建了艺术团和56个歌队。随后又到县里争取旅游业启动资金,修建了2座公厕,硬化道路,修了100多个垃圾箱,清理了河道。半年时间使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2003年11月,从江县成为第一届“中国侗族大歌节”的分会场。当1000多名游客走进小黄村时,千人组成的侗族大歌队成为大歌节上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倾倒了所有的游客。这一天仅门票收入就达2万余元,食宿收入3万余元。
初尝旅游开发甜头,小黄人兴奋不已,也坚定了他们的信心。从这年开始,村里加快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两年多时间里全村群众自发捐献木材3000多立方米,义务投工近10万个,投资上百万元建起了一座80多米长的风雨桥和独具特色的寨门,用青石板铺就3000多平方米的鼓楼坪作为民族风情表演场,修建了5000多平方米的停车场……
旅游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后,村党支部为了提高村民的旅游经营意识和素质,建立了侗族风情培训基地,对村里有表演才能的青年男女加强培训,将村里100多名儿童送到外地艺校学习。为了对外打响小黄“侗族大歌”这块牌子,村里鼓励青年男女走出大山从事侗族风情表演。
如今,全村在外从事风情表演的青年男女达400多人,每人每年寄回的钱少则数千,多则上万。村里的侗族风情表演队在省外巡回演出,每人月收入达6000元以上。这些从大山里走出去的侗家男女不仅宣传了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也提升了小黄侗族大歌在外的知名度。
潘玉锦告诉记者,自村里开发民族旅游以来,侗族大歌越唱越响,已接待中外游客10多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达500万元。现在全村有53户人家从事“农家乐”和“歌堂旅馆”经营,11户从事旅游纪念品销售,8户从事芦笙、侗笛、牛腿琴等民族乐器加工。村里最先办起旅游接待站的老支书贾元金兴奋地说,现在旅游业已成为我们村的支柱产业,去年我家收入就达1万多元。
9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上,来自小黄村的40名侗族歌手以一曲“蝉之歌”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开幕式后,歌手们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消息传来,小黄村民激动万分。
面对小黄传承民族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巨大变化,刚离开从江任黔东南州委宣传部长的耿生茂和新任县委书记杨俊充满激情地说:“改变从江的贫困落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是希望所在,也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作者:杨志刚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