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品牌液奶猛,酸奶强,唯有奶粉有点弱”的现象将成过去。中国商业联合会和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新近联合发布的权威数据显示,奶粉全国市场前20位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以伊利领衔的本土品牌整体占有率超过60%,占据大半江山。 中外资奶粉博弈正式进入拐点期。在奶粉品牌排名榜上,雀巢终于夺回了市场综合占有率的冠军,但仅以半个百分点险胜伊利,而伊利的市场销售份额反而高出雀巢,两大品牌切走了1/3的市场份额,双寡头格局渐露端倪。这两项关键指标表明,伊利与雀巢在奶粉业务上已不相伯仲,今后将继续交替领跑。
伊利成强势品牌
其实,这不是洋奶粉在中国内地的第一次失利。本土奶粉去年就露出走强势头。同一机构的权威数据也显示,伊利自去年二季度在市场综合占有率上就已经问鼎,凭借不断积极进取成为本土奶粉领先品牌。今年分化更加明显。洋奶粉面临市场、品牌全线失守的威胁。AC尼尔森近期一项专门针对婴幼儿奶粉的调查也显示,在一线城市,伊利品牌价值上升很快,已经在分享高端洋奶粉的声望和利益。而在更体现渠道深耕能力的二三线市场,伊利奶粉在所有奶粉品牌中价值最高,成为最抢眼的强势品牌。AC尼尔森调查得出结论:伊利的品牌价值已经达到了与高端洋奶粉平起平坐的地位。在2006年所有城市最经常使用的品牌中,伊利的总认知度高居第二,不仅远远超出所有本土品牌,更完全打破了洋奶粉的垄断局面。目前,伊利奶粉的各项营养指标与进口奶粉不相上下,而比较价格、渠道深耕、精细服务等关键因素则略胜一筹,中国婴幼儿奶粉的专家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直捣外资软肋
那么在接下来,伊利奶粉能不能彻底甩脱外资对手,率领本土品牌在奶粉市场上也上演一出完胜大戏?埋首多年,伊利奶粉看上去到了问鼎中原的关键点。8月30日,伊利集团2006年中期报告出炉: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逾四成,上半年营收接近80亿元,继续领跑中国乳业。单就奶粉而言,伊利系列奶粉及奶制品主营业收入达9.76亿元,毛利率逆市强劲上扬4个百分点,中高档奶粉已经基本完成了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的产品格局调整,牢牢占据了国内主流市场,品质形象获得市场充分认可。中外奶粉对垒中,伊利改变格局情形指日可待。年中,伊利在湖北武汉经济开发区的3.5万吨奶粉基地宣告投产。就在发布中报后几天,伊利奶粉又连出两记重拳:9月1日,伊利集团杜尔伯特项目二期工程竣工,亚洲生产能力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高档奶粉生产基地全线投产运营,新增产能1.5万吨,整个基地年产能达到3万吨。9月6日,伊利发布投资公告,宣布在新疆建设的2.5万吨中高档系列配方奶粉技术改造项目,这将使伊利奶粉在西北地区产能达到4万吨。这样,伊利近期新增产能5万吨,加上新疆即将建设2.5万吨新项目,伊利奶粉产能由此翻番,其全国版图也由此宣告完成。至此,凭借呼和浩特、杜尔伯特、新疆、湖北4个奶粉基地,伊利成为国内产能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奶粉生产厂家,并且涵盖了华北、东北、西北、华中四大战略区域、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从生产地到销售与消费市场的最佳距离布局。这将会对内地奶粉市场格局有何影响?观察人士认为,伊利奶粉现在已经成为外资品牌在中国的最大对手。外资在华经营多年,但“没有自己的奶源基地”一直是他们的最大软肋,基本依靠国外进口奶粉。受制于国外奶粉价格波动及成本,在华业绩进展不大。到年底或明年年初,伊利产能持续释放后,将与其婴幼儿奶粉专家品牌形象双剑合璧,竞争能力必然大幅提高,而且由于把握住了牵手奥运的历史机遇,这些利好将影响很长一段时期,伊利即将完成对外资品牌的全面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