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4:56 东北新闻网今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75周年。长春与全国其他100座城市同时举办了纪念活动。
警报声声:警醒世人
9月18日9时18分,尖锐的警报声在长春上空鸣响。 长春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指挥宣传处处长周生向记者介绍说,这3段警报是长春市政府为纪念“九·一八”事变75周年而特别拉响的,以警示国人勿忘国耻,团结奋斗,振兴中华。第一通警报是预警,第二通才是正式警报,最后一通是解除警报,每通警报响3分钟。
9时18分,在人民广场附近的一处报摊前,70多岁的王大爷刚听到警报就扔下了手中的报纸,几秒钟后才反应过来这是纪念性质的警报。王大爷感触地对记者说:“你们年轻人可能听到这个警报不以为然,但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是听着这种警报声长大的。那时警报一响我们就要找地方‘猫’起来,什么样的警报声代表什么含义,我们都懂,到现在一听到这种警报我还有些心惊肉跳的。”一旁一位30多岁的出租车司机在警报声中也按响了汽车喇叭。第一通警报结束后,他对记者说,关于“九·一八”事变他是在中学学历史时才了解一些,到了这个特殊的日子,心里有种特别的感受,想想今天的好日子得来太不容易了,谁要不珍惜现在的好生活,可太对不起那些牺牲的前辈们、也太对不起自己出生的这个时代了。
回顾历史:抗日烽火遍地
在祖国雄鸡形的版图上,东北位于鸡头上,这是一块美丽而富饶的国土,不仅物产资源丰富,而且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多次被外寇所觊觎。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称:“所谓满、蒙者,乃奉天、吉林、黑龙江及内外蒙古是也。不惟地广人稀,令人羡慕,农矿森林等物之丰,当世无其匹敌。”不仅如此,它在军事上的战略地位,也同样受到企图把东北作为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日本军国主义的重视。
1931年9月18日22时20分,关东军所属独立守备队驻沈阳柳条湖铁路分遣队约七八十名士兵,在中国军营——北大营南六七百米处的柳条湖(沈阳与文官屯间)点燃了预先安放在铁轨下的炸药,炸毁一段铁轨和枕木,事后,反诬中国军队所为。是夜22时40分,日军第二十九联队开始向沈阳城攻击,“九·一八”事变由此爆发。北大营的炮声,表明世界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第一把战火是由日本点燃的。从而在远东形成了第一个战争策源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九·一八”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举世震惊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结果,东北的大好河山沦入日寇手中。在日本侵略者步步进逼,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危难时刻,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和中国人民的尊严,中国共产党毅然站在了反日斗争的前列,领导东北人民拿起武器,进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长白山区军民也由此开始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新华网-吉林日报)[责任编辑:龙秋秀]1
08:54:56 东北新闻网
对东北抗联史研究已有38年之久的省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周兴介绍说,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组织下,长白山区迅速掀起了抗日救国热潮,各种抗日队伍如雨后春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反日游击队,在磐石、海龙、延吉、汪清、珲春、和龙、安图等地相继建立,并在人民支持下日益壮大。1933年9月,磐石游击队首先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之后又在东满(延边地区)成立了第二军独立师。不久,又相继建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和第二军。1936年,根据中共中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二军改编为抗日联军第一、二军。为了加强对长白山区抗日斗争的统一领导,更有力打击敌人,1936年7月,第一、二军主要领导干部在“河里会议”上决定,将抗联第一、二军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杨靖宇任总司令兼政委,王德泰任副总司令,魏拯民任政治部主任。抗联一路军下设第一、二方面军,共6个师,总兵力6000余人。抗日根据地波澜壮阔的反日斗争和抗日联军的日益壮大,引起了妄图吞并中国的日本侵略者极大恐慌。他们在实行“匪”民分离、集屯并户、保甲连坐的反动政策的同时,调集大批日伪军,对抗日联军进行疯狂“讨伐”,抗联斗争史上许多著名的战斗就发生在这一时期。装备精良的铁杆汉奸邵本良所部,也是在这期间被抗联一路军所痛歼。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杨靖宇带领抗联一路军转战到奉吉铁路沿线一带,频繁出击,牵制敌人,并通过战斗,把胜利的信息传入关内,以鼓舞关内人民的抗战士气。1938年,杨靖宇领导的抗联一路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依然坚持战斗。直到1940年2月杨靖宇牺牲时,仍有7.5万日军和6万多伪军警被抗联一路军所牵制,有利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党中央称赞他们是“在冰天雪地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抗联第一路军在长白山区英勇斗争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光荣历史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华网-吉林日报)[责任编辑:龙秋秀]
2
08:54:56 东北新闻网
刻骨铭心:难忘殖民统治之痛
“九·一八”事变的炮声,打破东北乡镇的宁静,带给人们的是无边苦难。回首那一刻,即使是年至八旬的老者,仍会眼冒怒火,那是一段刻骨不忘的历史。
1931年秋天,在九台六台乡的上空,突然出现肆意飞行的日本战机,村民们异常恐惧,纷纷扶老携幼,向玉米地转移。这一场景简直是噩梦,但那只是个开头。日本关东军占领东北各城镇后,开始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在此期间,被迫为日寇和伪满洲国提供物质资料和服务的企业和老百姓,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和压迫。现已是百岁的张树增,从年轻时起,双手手指就全部变形,每到阴雨天,风湿病就会发作。老人的女儿——长春市一心街社区主任张秀英回忆说,她父亲是在长春的一家日本酒厂工作时,因日本人待人狠毒,作业时间长,双手长时间浸泡,落下了残疾。
王政工现在九台市聚英山庄老年公寓生活,他不久前病逝的哥哥,曾被日本人抓到本溪修建保密工事。他哥哥干了几天,发现日本人往死里打劳工,趁日本人不注意逃了出来。事后获知,那里的工事修完,劳工都被埋进了“万人坑”。据王政工讲,经常会有一些因生病不能工作的中国劳工,被扔进日本人的狗圈喂狼狗;或是将还有救的病人抛弃在堆死尸的滥葬岗子,任野狗撕扯。
82岁的九台市六台中心校退休教师杨振儒,曾亲眼见过伪满警察到老百姓家收粮的情景。他说:“伪满警察署的人都拿着大刀,挎着带刺刀的长枪,到老百姓家要粮,稍有不配合,便抽出战刀向炕沿上猛砍,吓得老百姓不敢有任何违拗。交出一年的大部分收成后,村民中能吃上小米饭、高粱米就算不错了。杨振儒说:“总有人挨饿,甚至因饥寒交迫而病死。大部分人一年吃不上一次细粮。”“打精米、骂白面”是很流行的一句话,因为老百姓吃大米饭就是经济犯,就要被打骂。农民吃不上穿不上,还得起早贪黑劳作。
侵略者还要培养更多奴役老百姓的势力集团,欺压和奴役人们。当时的村公所就是最基层的势力集团,他们动不动就抓人。在德惠天台朱家屯,原是从山东闯关东过来的高振海一家,就被当地势力集团压迫。为了谋生不得不放弃开垦的荒地,隔二三年就搬一次家,忙完租种的田地,还要到地主家出义工。日本侵略者还逼迫村民做各种人体试验。长春有一位83岁的公安系统离休老人,当年日本侵占东北时,他在梅河口上学,日本人定期查看居民手指骨关节的变化。他说日本人真狠,竟在水里下药,然后在居民身上看变化。
奴役、同化、哄骗和压迫,都是日本侵略者实现统治和奴役人们所惯用的伎俩。(新华网-吉林日报)[责任编辑:龙秋秀]
3
08:54:56 东北新闻网
抚今追昔:备觉今天生活好
9月15日14点,记者在德惠市建设街道办事处民政科员冯家奎的引导下来到了现住新广委15组的老战士赵树荣的家。赵树荣老大娘今年78岁了,说话声音很爽朗,思路很清晰,精神依然矍铄。老人深沉地回忆说:“我的祖籍是山东省临沂县,我10多岁的时候家里搬到了大连新甘井子,15岁就到一家工厂做工。我1945年参军,那年17岁。因为我没有文化,就被分到了野战部队的一个骑兵队,在那里做卫生员。在吉林军政大学培训一年后就上前方了。”老人接下来又回忆起她的丈夫董金山。董金山生于1908年2月,参军之前是给地主赶车的。他在赶车路上经常把好吃好喝的东西偷偷送给抗联战士。1936年入伍后,他加入了抗日联军,在吉南分区司令部工作。1941年10月参加察河战役,1945年9月参加本溪湖战役,1949年退伍。董金山曾经当过东北抗日联军后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次帅的崔庸健的警卫员。记者问赵树荣老人:“您老现在生活得怎么样啊?“老人说:“现在的生活比我们那时候要好过百倍,我们那时候多难啊!我们家男女6个孩子,4个儿子,2个闺女,我妹妹家的两个孩子又在我这抚养了10年。现在好了,我的儿女们都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好日子,儿女绕膝,子孙满堂,民政部门每个月还给我400多元的救济。我现在身体还挺硬实,上6楼来回都不感到累,还能帮老儿子洗洗涮涮呢!”(新华网-吉林日报)[责任编辑:龙秋秀]
4
08:54:56 东北新闻网
纪念活动:勿忘国耻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用武力侵占了东北,为掩盖其侵略罪行,他们策划成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伪皇宫既是傀儡政权的见证,也是日本侵略者在我国东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统治、妄图分裂中国的铁证。如今,伪皇宫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教育基地。
走进伪满皇宫长春门,人们首先会看到溥仪及家眷日常生活的缉熙楼,而位于缉熙楼后面的勤民楼是溥仪的办公楼,也是伪满皇宫最主要的建筑。当年,溥仪就是在这里举行的“登基大典”,成为“满洲帝国皇帝”,改年号为“康德”。表面上,溥仪是伪满洲国的最高统治者,而实际上,他事事都要听命于关东军司令官的旨意,每月都要定期拜会关东军司令官。
据伪皇宫博物院办公室主任张微介绍,伪皇宫的每个细微的场景都融汇了当年的一些历史故事,参观者可直观地接触当年的场景,与真实的历史对话,切实地感受到当年的历史氛围,铭记亡国的屈辱,记住历史。每年来这里参观的中外游人多达20万人次。
吉林大学的一名学生参观伪皇宫后说:“古人强调‘以史为鉴’,就是说必须把历史当做一面镜子,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而要了解中国末代皇帝的生活及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伪满皇宫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今天经过参观以及导游们的介绍,加深了我对那段历史的印象,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我要树立自信、自强的信念,为国家强盛贡献力量。”东北师范大学一位前来参观的老教授说:“虽然伪满洲国和日军侵华那段历史并不遥远,但很多人已经开始健忘,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对这方面的了解和认识就更为有限。曾经饱受日本侵略军铁蹄蹂躏的东北地区,利用伪皇宫这一历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既有现实的必要,也有一定的历史纪念意义。要知道,伪皇宫的历史就是日本侵略者奴役、残害东北人民的历史。成年人重读这段历史牢记了尊严与责任,孩子们了解这段历史会懂得自强与珍惜。”(新华网-吉林日报)[责任编辑:龙秋秀]
5
08:54:56 东北新闻网
9月17日,伪皇宫博物院为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全体参观者提供了免费参观的机会。同时,伪皇宫博物院还给特殊教育学院提供了4个导游,他们生动的讲解让同学们如同回到了历史现场。长春大学学生彭红伟在参观后感言:伪满皇宫刻下了中国的一段屈辱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心中一块很难愈合的伤疤。
9月18日上午,长春市在长春伪皇宫博物院新建成的“东北沦陷史陈列馆”门前广场,举行了纪念“九·一八”事变75周年大会暨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开馆仪式,警示人们,勿忘国耻,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中直各有关部门的领导,部分抗战老将军、老战士,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的主要领导,省直各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长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部分国际友人,国内外博物馆界知名人士,以及驻长部队、大专院校、中小学生等1500人参加了活动。人们向死难英烈和同胞集体默哀,向抗战老将军、老战士敬献了鲜花……
年青一代:更需“补课”
在“九·一八”的防空警报拉响时,人们在强烈感受民族自尊的同时,记者又看到了少数青少年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知之甚少,实在让人心痛。
9月17日下午,记者在长春市长江路遇到了前来购买新出大片《南京审判》的张先生,问他为啥买这部大片,他手里拿着DVD与记者说:“‘九·一八’就要到了,昨晚吃饭时,问正在上中学的女儿‘九·一八’是咋回事,她说这准保和抗日有关。再问下去就支支吾吾了。这可把我气坏了,平常日本的动画片、韩剧能如数家珍,而对中国的国耻日倒记忆模糊,这实在让人看不过眼。这不,买部大片给她‘补’一下。”
初中生这样,高中生又如何呢?记者采访了长春某中学高中生马同学,问她“九一八”是咋回事时,她说:“这事我知道,是发生在‘七七’事变附近,与日本人侵略中国有关。”更具体的事件脉络发展她就说不清了。记者特地在中小学生中做了一次随机调查。在问你了解日本吗、提到日本你会联想到什么等问题时,很多学生联想到的是“一休哥”、“蜡笔小新”、“机器猫”、“花仙子”,有一些学生还提到了“东芝电器”、“佳能相机”,也有不少学生提到了“日本曾经侵略过中国”,而这些同学的知识来源也是因为曾经看过几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虽然大多数同学都能回答出什么是“九·一八”事变,但没有一个同学知晓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给当时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对于这些历史的了解,同学们大多是通过课本或听家长讲述的,而关于这方面更多的知识则是从电影里看到的,既不全面也不深刻。(新华网-吉林日报)[责任编辑:龙秋秀]
6
08:54:56 东北新闻网
学者坦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张爽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伤痛,它使整个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达14年之久。14年是一代人的时间,而当时的日本为了永远霸占东北,第一步想到的就是如何抹杀青少年的民族意识,使之成长为日本的“归化民”,奴化教育手段多种多样:改姓氏、学日语、朝拜天皇等等,日本妄图达到其所谓的“日满一家”的“共荣”局面,其实质就是要切割东北人民与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上的联系,使成千上万的东北青少年成为其残暴统治的顺民、侵略战争的炮灰,从根本上实现日本永远占领东北的野心。虽然日寇的险恶用心为广大的东北人民用坚
韧的爱国意识所抵制,但还是对当时青少年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而在75年后的今天,我们纪念“九·一八”事变更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个时代的青少年是否能够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是否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是否能够经得住家庭、生活,乃至国家、社会的考验,往往取决于是否能够清醒地认识民族苦难的历史。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吉林大学历史学博士薛海波认为,每一个时代的青少年有其各自的追求和崇尚。在新世纪初,“超女”、“周杰伦”、“贝克汉姆”、“日本卡通”、“韩剧”等等成为很多青少年中的时尚,造星运动、娱乐方式使得我们的很多青少年或是沉溺其间,或是乐此不疲。浮躁的社会心态、低俗的流行文化、优越的物质条件,使有些青少年根本不愿意去了解我们民族曾经遭受到的苦难,他们的认识也就自然肤浅。一些青少年对于日本关东军为什么会在4个月就轻易占领东北竟全然不知。虽然这是个别的现象,但是已经值得我们为此忧虑:生活在物质条件优越、大众文化传媒发达、国家教育水准不断提高环境下的青少年,怎么会产生如此是非不分的历史观?怎么会有如此模糊的历史知识?鉴于此,让青少年了解“九·一八”事变,认识其给中国人民,尤其是东北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从中吸取历史教训,以培养青少年的是非观、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刻不容缓。
张爽说,现在社会各界对“九·一八”事变的纪念,重视程度不够,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却存在内容上的单一、走过场等等弊端。记者认为,单一的书本内容、严肃刻板地说教,在渴求新知的青少年头脑中所形成的历史意识只能是片面的。纪念和认识“九·一八”事变,最终目的是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它是一个长期而细微的工作,需要相关文化部门提供历史情境,引导青少年自觉认识和感悟,社会各界适当正确地引导。我们强调青少年要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汲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接受新世纪的挑战。(新华网-吉林日报)[责任编辑:龙秋秀]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