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快报讯据《华西都市报》报道,吉林艺术学院动画学院将与日本株式会社小学馆动漫发展中心合作,投资5000万—7000万元人民币,共同打造动画片《关公》。日本人要参与拍摄动画片《关公》引起了广大观众的热切关注。
担心:“合资”关羽会不会变味?
近日从在吉林开幕的“2006中国·吉林国际动画教育论坛暨第三届大型原创卡通漫画展”上传出消息:中日要联手打造动画片《关公》。记者随即致电该片中方负责人常光希副院长,他证实双方已签署了合作协议。他说:“《关公》由中方出资,日方将以10%的技术入股为合作形式,对吉林动漫基地主创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负责该片的动漫设计。”
中国传统英雄关羽,为何请日本人“操刀”?据常光希副院长介绍,《关公》将安排中日导演各一名,《关公》中方导演正是他本人;编剧中日双方各一名,其中以中方创作为主。据知情人透露,日本小学馆负责人久保雅一是狂热的“三国迷”,他去年就向吉林艺术学院动画学院提出合作意向,已进行了长达1年的谈判。吉林艺术学院动画学院称与日方合作也有些无奈,因为日本动画的技术和包装世界领先。
上个世纪50年代,日本漫画鼻祖手冢治虫拍出动画片《我的孙悟空》,再到后来的《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日本人特别喜欢改编中国传统故事,但很多都有恶搞成分,比如《西游记》将唐僧变为女人,引起了以六小龄童为首的国人的强烈愤慨。广电总局甚至提出了希望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来保护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此次中日联手合作《关公》,许多中国观众心存疑惑:一代名将关羽在日本漫画高手笔下,是否会变得很像机器猫那样“卡哇伊”(日语“可爱”)?
对此,常光希副院长表示,届时将寻找国内最优秀的编剧,将在符合《三国志》原著精神的情况下进行创作。
质疑:怕被“恶搞”最好不拍
很多网友反对中日合拍动画片《关公》,有一些专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四川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李明泉教授认为,这部动画片能不拍最好。他的理由是,一、关羽的故事是中国文化上千年的积淀,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保护文化资源,不能让它流失;二、义薄云天的关公已经被中国人当成精神偶像,有着广大的群众基础,如果拍出来的关公与中国人民心中的关公形象反差太大甚至“恶搞”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台湾游戏《富甲天下》中关羽的形象。
(资料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