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波 周扬天宇金陵晚报报道千百年来,我们被深埋在漆黑的地下,等待着降解、劣化,逐渐变得像周围一样漆黑。没有玉石瓷器的经久光鲜、甚至也没有青铜锈迹斑斑的古朴高雅,人类用手一捻,就很容易把我们变成齑粉,为此,我们很少能进入考古工作者的眼睑,而关于我们的腐朽,早早就有圣人说过:不可雕也!我们就是朽木。 然而,正是我们这些千百年前的朽木,让一个个历史谜题相继“泄了密”。郑和的远航舰队竟然是推动了国际木材贸易的原动力;“人类最早的造船史”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借助电子显微镜的威力,专家在厚薄不超过20个微米的我们的切片上,读出了纵横千百年的历史。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研究所教授潘彪从事的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木材鉴定。早期,这门学科主要致力于木材科学研究,包括木材解剖构造、木材的材性研究等等,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潘彪所在的木材科学研究所开始频繁地和国内外的大型考古工作频频打交道。仅2001年至今,潘彪就参与了郑和宝船厂科技考古、连云港史前文化考古、浙江萧山跨湖桥考古、日本鹰岛沿海海底考古……这些考古现场的朽木,在潘彪的研究下,成为一个个惊人历史结论的有力证据。
郑和开创国际木材交流
潘彪教授最近的发现无疑是非常令人震惊的:现代国际木材交流和贸易居然源自郑和。其实,任何人都不会对这个观点产生丝毫怀疑,伟大的郑和在早于哥伦布80年、早于迪亚士60年就走遍了世界最为广阔的航海路线,倘若他的巨型舰队不能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木材交易,又有谁具有这样的能力。然而,科学是讲究证据的,究竟拿什么来说明,郑和最早地使用了大批量的国际木材。潘彪和南林大另外一位教授徐永吉在微不足道的朽木上发现了这个秘密。2003年,作为国内树种鉴定方面的权威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接受了南京市文物部门的任务:对出土于南京明代宝船厂遗址六作塘当中的大量与造船有关的木材进行了树种鉴定和用材分析。这次鉴定,他们一共采集了236个出土朽木样品,由于文物保护需要,潘教授在大多数木样上只截取了长约1厘米、宽厚度1毫米左右的边缘小裂片或者碎片,再用手加工为十几微米的切片,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和照相。
郑和造船技术媲美现代
鉴定结果很快出来了:郑和宝船遗址出土的“朽木”中,有杉木、松木、柚木、格木、娑罗双树、锥木、杯裂香、柿木8种树材。其中,使用量最大的是杉木、占全部样木的79.66%;其次是柚木和格木,分别达到11.02%和5.51%。这个结果令潘彪相当兴奋,这些数据证明:郑和时代的造船技术不仅相当高超、稳定,对树材性能相当熟练;同时还开了大量使用东南亚名贵进口树种的先河,这在以往任何考古发现和文献上是不曾出现过的。潘彪告诉记者,此次发现最多的是杉木为中国南部特产树种,杉木具有易加工、耐腐、质地轻软、耐湿等特点,是优良的船舶用材,很早就被广泛运用于造船、造屋中。明以前的匠人就已经充分掌握了杉木的特性,因此郑和宝船厂遗址发现的杉木并不足为奇。但是另一种国内的木材——格木的大规模使用,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格木是现代专业书籍上总结和推荐的造船木材,因为其木质硬重、强度大、耐虫蚀,所以至今还是木质船体的龙骨、舵杆、肋骨等部位和重型建筑的推荐用材。在郑和时代之前,国内没有任何发现大规模使用格木的记录,而宝船大量使用格木,说明了郑和时代的匠人们,已经非常熟稔了解和准确使用各种木材,其精度不亚于当代水平。
大量使用了东南亚柚木
当然,更令人惊喜的则是,郑和宝船开始使用了一大批进口名贵木材。比如号称“万木之王”的柚木以及名贵的娑罗双树、杯裂香等。柚木在此次鉴定的236个样品中有26个之多,占到了11.02%。数量排第二,当然,专家们最感兴趣的不仅仅是柚木的用量,还有如此大量的柚木是从哪里来的。据潘彪教授介绍,柚木原产于印度、缅甸、泰国,是世界上最好和最著名的阔叶树材,这种木材使用时尺寸稳定,而且耐腐性、耐酸性、抗蚁性很强,是钢材料运用之前世界上最佳的造船材料。但在元代时,中国的造船业还没有出现柚木的身影(直到1925年前后柚木才被引种到中国)。“郑和宝船能大量使用柚木,这其实很能说明问题。”潘彪教授指出:在郑和之前,柚木几乎从没有踏出原产地半步;而郑和航海及受其影响的一两百年间,柚木不但被大规模使用,更被引种至东南亚(爪哇是世界上最早引种柚木的地区,约发生于400-600年前)从时间、路线上来看,这种传播深受郑和航海的影响。潘彪认为:是郑和本人或者“郑和航海”这一事件传播了东南亚的优质木材。潘彪的这次发现无疑为“郑和带动了东南亚地区的造船业和大宗木材交流”这一观点提供了充分论据。现在问题是,郑和或者郑和能干的手下们,究竟是在第几次航海时期发现并带回来了东南亚的优质木材?又是通过什么途径把数量巨大的木材运回南京?潘彪提出:从郑和舰队的远航能力一次比一次强这个事实来看;郑和很可能在航海初期并没有使用东南亚的优质木材,而是与东南亚地区接触后开始逐渐使用到大规模使用这些进口木料的;至于运输方法,有两种方法都可能被采用:第一,郑和的舰队,很可能把这些木材扎成排然后漂洋过海地拉回南京;或者,把大批量的加工好的木材直接装进舰队船只带回中国。
1厘米碎片推进了历史3000年
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能够使用独木舟?在几年前,考古学家们会告诉我们:世界上最早的古船是2000年10月在埃及的一个墓穴里发现的一条长23米、宽2米的“太阳船”,这种用来陪葬的船距今已有约5000年。但是潘彪参与的一项研究表明:迄今最早的独木舟是2002年出土于浙江萧山跨湖桥的一条独木舟,它的“岁数”有8000岁。这条尾部受损的最早的人类造船长5.6米,船身最宽处为53厘米,船体深20厘米。在发掘现场,考古专家通过对发现该独木舟的地层考察,初步推断出独木舟的“年龄”约为7600到7700岁。但是,更精确的考察还需要借助纯粹的科学手段,从独木舟上取样并且研究其用材和“年龄”就是自然科学的任务了。潘彪教授当时也被邀请去浙江做木材的鉴定。“因为之前已经了解到这艘独木舟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取样的时候非常小心。”潘教授回忆道,因为还怕伤及文物,所以他们力求取最小面积的样本,只要科学鉴定中够用就行。结果,他们取得的样本只有大约1厘米的长度,回到实验室后再将样本做成十几微米的切片,用于观察和实验。不过,这个切片可和一般的切片不一样,在地下埋藏了数千年的木头由于劣化和降解,已经变得像豆腐渣一样,用手稍微捏一下都会毁掉整个样品。因此,做切片时必须要十分小心。完成切片标本的制作后,就轮到生物透视显微镜等高科技设备出场了。在这台显微镜下,那十几微米的标本立刻变得异常清晰。细胞组织、管壁结构等植物学上判断植物种类的要素在这里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通过拍照、比对就可以知道这是什么树种了。”潘教授说,通过鉴定他们判断出了跨湖桥出土的“世界第一船”采用的是松木。而通过对样本的检测,则得出了这只独木舟大约距今8000年,从而把人类使用独木舟的历史向前推进了近3000年。
假如掌握了郑和的造船技术忽必烈将横扫日本
潘彪参与的另一个朽木研究则告诉我们另一段秘史:如果蒙古人掌握了郑和时期的造船技术,那么日本很可能会成为忽必烈铁蹄下的另一个附属国。提起13世纪的蒙古人和他们的骑兵,相信欧亚大陆上没有哪个民族不知道、没有哪个不害怕。这个曾经横扫欧亚大陆的民族,竟然也把足迹留在了日本海上。据介绍,当时忽必烈的攻日计划受到的最大制约就是:驰骋在陆地上的蒙古骑兵如何才能渡海攻日呢?唯一可以借助的就是来自他的征服地朝鲜和中国南方的造船工业。可是,尽管出动了大量战船和军队,但是元朝大军却屡次被日本沿海的台风击败。“这一历史也使得日本沿海留下了大量元代的远征战舰。”潘彪在2005年底赴日本京都大学做访问学者时就曾经接触过元军战船残片的研究。当时,在日本的鹰岛海域,考古人员通过水下考古获得了大量元代战船的木质残骸,这些残骸照例需要进行木料的研究。从分析的结果来看,这些战船的材料完全符合宋元时期的造船特点。“这些战船的船体大量使用了生产于中国南方的杉木。”潘彪说,在郑和从东南亚带回柚木之前,杉木一直都是当时中国最好的、使用范围最广的造船树种。战舰残骸上的龙骨还显示,龙骨上的铆钉过于密集,甚至有时在同一个地方有五六个铆钉。这说明,这些肋材在造船时曾反复使用,而且很多龙骨本身质量就很低劣。所以可以判断,造船质量的不高使得蒙古大军终于被日本海的台风击溃了。“如果蒙古人掌握了郑和时代的技术,那么,历史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潘彪说:“不过这又说明了,郑和时期的明朝确实是传播和平的使者,有大国风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