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东影视剧中心、大连电视台联合摄制的40集电视连续剧《闯关东》,9月16日在黑龙江黑河举行了开机仪式。
该剧以朱开山一家几代人的经历为主线,反映山东人闯关东创业生存、发展开拓的经历和悲欢故事,弘扬齐鲁儿女自强不息、艰苦创业、锐意进取的伟大精神,展现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
《闯关东》编剧之一是著名剧作家高满堂。他老家山东平度,现供职于大连电视台,曾创作过《家有九凤》、《刘老根3》、《抉择》、《横空出世》等多部脍炙人口的剧作。在黑河,记者听他谈起了自己对新作《闯关东》的创作与思考的点滴。
关于创作
记:为了创作《闯关东》,是否进行了大量的准备、采访工作?
高:在创作剧本之前,我已经积累了大量素材。脑子里开始逐渐萌生出创作一部电视剧的冲动。这次为了创作《闯关东》,我们又进行了细致采访,行程7000公里,横跨东北三省,以及山东鲁西南、胶东等地,共采访了上百人。
记:采访线索都从哪里获得的呢?
高:身边的故事就很丰富了。我老家是平度的,爷爷、父亲、舅舅他们都是闯关东到了东北。听他们讲自己的经历,就非常有传奇色彩。另外,听到我们要写《闯关东》,很多人主动给我们打电话、写信,提供线索。
记:是不是也遇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高:太多了。很多人的经历听了让人感动,震撼不已。
我们到尚志市采访一个叫老隋头的老人,今年90多岁了,他是当年跟着父母,从招远闯关东的。父亲途中去世了,他和母亲继续走。他们走旱路,风餐露宿,走了两年,走到尚志市的时候,正好是春节。当地的乡亲告诉他们,就别再往前走了,前边太冷了。娘俩就决定停下来。娘告诉他,过年了,咱也没啥好东西吃,你去河里打桶水,咱娘俩把脸洗干净,喝口水,过年吧。他就去借了把铁钎,到河里凿开厚厚的冰层,终于打了两桶水。想不到提水进门的时候,因为又累又饿,一下子被门槛绊倒,水全洒了。他害怕母亲责打自己,惊恐的抬起头来,看到母亲的手已经抬了起来,但最终没有落下来。娘俩抱头痛哭。说到这里,老隋头看着墙上母亲的遗像,两手在胸前颤抖着,号啕大哭。
听到我老家是平度的,算是胶东老乡,他一定要让我上炕,一定要我吃过饭再走。
临走时,他问我,电视剧什么时候播?我说明年。老隋头说:“明年,就我这身板,一定能看到。也一定要让我的儿子、孙子们好好看看。”
关于剧本
记:这部电视剧主角全部都是普通人吗?
高:《闯关东》是一部平民史诗。定位在描述底层人的求生运动,让真正的普通人登堂入室。
我从大连到黑河来,乘飞机几个小时就到了。但当年闯关东的先辈们,走旱路的,要走上好几年。而走水路的,无数条船沉到了水里。所以,看着这片黑土地,我心底里涌出一种悲凉和震撼,真想在这里深鞠一躬。
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闯关东来到这片土地上,长眠在这里。我想起来有一种悲凉,但也有一份欣喜。作为山东人的后裔,把他们的心愿,把这段历史写下来,留给后代,让他们知道,在世界、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一段两千万人闯关东的历史。用影像拍摄下来,作为一段历史珍存,作为一种精神传承下去。
记:原来采访的时候,您谈过自己的构思,是写这样一家人,父亲母亲,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媳妇。现在,故事里的人物形象有“五生五旦”的说法,又加了一个干儿子,一个干女儿,这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高:就拿加了一个干儿子来说吧,这个一郎是日本人。开始他身患严重传染病,被朱开山的媳妇文他娘收留。为救一郎一命,文他娘曾经不惜与全屯人对立:“他是日本人,但日本人也是一条命啊!”后来,一郎恩将仇报,参加了侵华日军,背弃了养育他的中国亲人。最终被抓,又是文他娘出面,放他一马。
当时的东北,有很多俄国人、日本人生活在那里。增加一郎这样一个人,更贴近那个时代的真实历史环境,使色彩更加丰富,人物关系层次更丰满,能承载起更广泛的社会意义。另外,母亲文他娘的形象原来相对显得有点单薄,通过与一郎的特殊关系,更能展现出一位中国母亲的善良、坚韧、宽容和博大胸怀,人物的境界就获得了升华。
记:听说剧本中有淘金工人为把金子带回家而吞金的情节,事实真是这样残酷吗?
高:我看过很多资料,访问过很多人,这完全是描写的实际情况。淘金工人为把金子带回家,要有一个人吞金,吞金者通过抓阄决定。回乡后,老乡们会分给吞金者家里一份金子,替他家置地买房。
在电视剧里,我们写了一对淘金父子大金粒和小金粒,父亲先去世了。后来,小金粒抓到了,但因为他还是孩子,朱开山要替他吞金。其实,在最后完成的剧本里,两人都没有吞金。情节到底什么样,还是看电视吧。
记:写文章有一种说法,“及乎篇成,半折心始”,是说写出来的文章往往只能达到当初设想的一半。那您对最后完成的剧本满意吗?
高:我自己感觉比较满意,可以打90分。但有些地方还是有点粗。当然最终评判还得听观众的。
关于主演
记:有媒体报道,主角朱开山是专门为李幼斌写的?
高:不是。不过,写的过程中也确实想到过他。李幼斌来演朱开山,我想他能很好地完成。因为他身上有一种沧桑感,有那种精、气、神,正是闯关东的魂魄。想想看,从清初到新中国成立前的300多年时间里,有数千万人“闯关东”,必须有一种魂魄来体现他们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