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记者不久前在中西部一些乡镇调查时发现,有的经济欠发达乡镇为完成税收任务,获得税收返还,以及营造所谓的政绩,竟以回扣、返点等“优惠政策”从外地买税冲账。此番调查了解到,屡禁不止的乡镇买税现象,不仅造成了国家税收流失,而且导致了一些乡镇财政状况的失真,加大了政绩泡沫,滋生了干部腐败,已成为亟待根除的社会公害。
“买税已是基层通行的一种完税方法。”甘肃省河西走廊某乡的一位负责人说,这个仅有7000多人口的小乡,2005年上级政府给乡里下达税收任务118万元,年终该乡超额完成210多万元。
“全靠外地的同学、朋友帮忙买税,否则我这么一个小乡哪能完成?”这位乡干部说,农业税取消后,现在乡里唯一税源就是工商税收,一年不到50万元。去年有120多万元税收是从兰州、白银等地买来的。
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一些乡镇为方便买税,曾专门在附近城市成立办事处,有的乡干部甚至常年驻外“跑税”。
湖南省北部地区一个农业乡,今年初给每个乡干部下达的买税任务是,一般干部5000元到1万元,书记、乡长要完成10万元。这个乡买税的对象主要是外地建筑老板,最远的要跑到浙江去买。
要将别人的税变成自己的,当然要付成本。记者调查中发现,不同地区买税特点也不一样。在甘肃一些乡镇,买税涉及的多是国税,且主要采取回扣方式,比如近年来给外地企业的缴税回扣返还,一般能达到税收总额的10%至15%,相当于给买税对象九折或八五折。
“买税实际上是政府帮助企业变相逃税,乡镇干部工资能发了,政绩也有了,但受损的是国家。”一位镇党委书记无奈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