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中国游客”将被限出境?
“丑陋的中国游客”将被限出境?昨日,有媒体报道说,国家有关部门正准备修订“中国护照法”,以后出外旅游过程作出损害中国游客形象行为、证据确凿的护照持有人,将会受到处罚不发护照,或者限制出国。但是有关专家认为,如果相关公民没有触犯法律,以限制出境来制裁道德行为上的不文明现象,在法律上难以站住脚。
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遵法规、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闹……
这些在境外游中频频出现的损害中国“礼仪之邦”的不文明行为,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关注和批评。为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不久前,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公布《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计划从今年开始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纠正公民旅游中的陋习。从今年8月中旬启动,持续3年,到2008年奥运会前要取得阶段性成果。
昨天有媒体表示,有关部门正准备修订“中国护照法”,以后出外旅游过程作出损害中国游客形象行为证据确凿的护照持有人,将会受到处罚不发护照,或者限制出国。
执行起来难度很大
但专家对此举并不表示赞同。昨天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研究所所长毛寿龙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发护照或者限制出国没有必要,属于小题大做,执行起来难度很大。
毛寿龙表示,护照和身份证一样,是说明身份的证件,也是公民的一项合法权利,不能作为惩罚的依据和内容。难道身份证可以扣留不发吗?何况,在国外形象不好,证据也是很难把握的。说到底,这是公民整体素质提高的问题,需要很长的一个过程,得慢慢来。哪怕旅行社做一些教育工作也是可以的。
只是一种理想化的做法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吴白乙则认为,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做法。不文明的标准难以确定,而且证据也不好把握。“我们国家信用系统不完善,没有切实可行的信用体系。在国外的不文明行为,如果出现严重情况,比如烧了别人的房子,违反了他国规定,法律自然会来找他。对于这些看起来是‘小事’的不文明行为,只能是不提倡。人口素质的提高,还得从幼儿园抓起。”
限出境法律上难以站住脚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龚柏华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相关公民的不文明行为没有触犯法律,以限制出境来制裁行为、道德上的不文明现象,在法律上恐怕难以站住脚。”
龚教授介绍,目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对于公民护照的申领有明确规定。上述的6类行为大部分只能说算作是行为及道德上的不文明,很难从法律上进行界定说这些行为触犯了法律规定,要以限制出境来进行制裁。
新闻链接
国已采取相关措施
据媒体报道说,韩国政府已经采取措施,制订了处理“丑陋的韩国人”的综合对策。韩国外交通商部在国务会议上,解释了“丑陋的韩国人”是指那些在国外旅行期间行为不检给国家造成损害的人。根据韩国<<护照法>>第八条规定,对于那些在国外旅行期间,违反当地法律从而损害韩国形象的人,政府将在一定期限内拒绝发放护照,最高期限可长达3年。“丑陋的韩国人”的定义,肯定外国法律是不能侵犯的,如果行为不检违反了当地法律,就在一定期限内不发给护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