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统计局民情民意调查办公室在市区3000户居民家庭中展开大型调查,围绕收入、创业、居住、安全、社会保障、身心健康、休闲文化生活、婚姻家庭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九个层面进行了市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状况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发展、创新、节约、稳定、为民”的总要求,实施“五大战略”,破解“七大难题”,打造“平安杭州”,引领“和谐创业”,使我市经济与社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市民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九个层面均达到或超过了基本满意的程度。
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数据是:市民生活质量的总体满意度值从2005年的3.10分上升到3.321分,达到了基本满意程度的上限,正在向比较满意程度提升;市民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幸福度值由2005年的3.39分上升到3.630分,由2005年的基本幸福上升到比较幸福。
昨天,在中国城市论坛2006年北京峰会上,《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新鲜出炉,报告中推出2006年“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排行榜”,杭州市较前年上升两位,名列第三。该份报告是国内首个正式出版的关于城市生活质量的研究成果。
十二项评估子系统量化分析
《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首次对全国287个城市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除了名列前三的深圳、青岛、杭州外,进入前十位的城市依次为宁波、上海、无锡、烟台、苏州、东莞和大连。
据了解,昨天开幕的2006年中国城市论坛北京峰会发布了国内首部《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No.1》,同时揭晓了2006年“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排行榜”。《报告》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全面反映城市生活质量的一项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对包括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及地级市在内的国内287个城市在居民收入、消费结构、居住质量、交通状况、教育投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生命健康、公共安全、人居环境、文化休闲、就业机率等12项评估子系统的量化分析,最终评选出“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排行榜”,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推进城市实现科学发展的对策建议。
公众网络调查杭州排名第二
“城市生活质量如何,老百姓自己说了算”。《报告》在分析中率先导入互联网公众调查。从最终市民投票结果看,杭州城市生活质量的多项指标较为靠前。其中,79%的人基本能实现收支平衡;61%的人能经常享受到文化娱乐或旅游等活动;81%的人基本能享受到优质教育;85%的人表示在生病时基本可以获得有效的治疗;21%的人认为工作难找;14%的人表示单位没上社会保险;84%的人对社区提供的文化休闲娱乐设施认可。但是网络投票中,小城市的交通和房价等状况普遍要好于大型城市。在网络投票部分,杭州排名第二,虽然这并非城市生活质量的最终调查结果,但至少反映了市民对自己的杭州满意程度。
大中城市就业率不尽如人意
这次对全国287个城市评价,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等12个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方面入手,构建出一个多维度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
不过,通过综合分析发现,国内36个大中城市与中小城市相比,还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房价、治安、就业成为大中城市居民眼中最不满意的三大领域,中小城市居民较不满意的地方主要集中在房价、就业机会和文化休闲上。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显示,近三成被调查者认为找工作不容易。同时,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就业机会满意度普遍较低,而一些特大型城市的就业机会满意度也不尽如人意。杭州与青岛、绍兴、宁波、无锡等地,是公众感觉就业较为满意的10个城市。
杭州人到底有多幸福?
杭州人到底有多幸福?
在杭州,人们的幸福感有多少?本次大型调查结果显示,杭州人中只有3.4%的人表示自己不太幸福和很不幸福。
调查中,在目前的生活质量状况和我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背景下,市民对自身的幸福感进行评价时,表示自己的生活很幸福的占17.6%,比较幸福的占32%,幸福程度为一般的占47%。而认为自己不太幸福的占2.7%,很不幸福的仅占0.7%。定性分析显示,市民幸福度值为3.630分,比2005年提高0.24分,由2005年的基本幸福上升到了比较幸福的程度。
其中,按性别分组,女性幸福度略高于男性;按年龄分组,61岁及以上和25-39岁年龄段的人员幸福感较强;按文化程度分组,文化程度越高的市民幸福感相对越强;按不同身份分组,私营企业主幸福度最高,下岗失业待业人员幸福度最低。(下转第10版)
(通讯员汪萌萌杭州日报记者洪光豫王浩 杭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