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9月20日电 特约记者王永孝、特约通讯员李永飞报道:初秋的戈壁荒原,狂风四起,沙尘蔽日,一场演练风起云涌。第二炮兵某基地面对复杂天候和“信息化蓝军”分队袭扰,成功地进行一波波导弹精确打击。有关专家称,此次演练标志着我战略导弹部队复杂条件下的导弹突击能力实现新跨越。
站在茫茫的戈壁滩上,看着从数百公里外传回一枚枚导弹精确命中目标的画面,基地领导欣喜地告诉记者:近5年来基地发射导弹成功率达到百分之百,靠的是科技的进步和“驭剑”人的执着追求。
导弹发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如何实现导弹精确命中目标?基地刘总工程师介绍,为取得各种条件下的发射数据,该部转战南北、游牧东西,在40多摄氏度高温的亚热带雨林,官兵顶着烈日操作;在滴水成冰的东北平原,官兵顶风冒雪训练和试验,先后取得了上万组导弹发射数据,使昔日导弹“概略瞄准”变成了如今的导弹精确打击。
导弹发射程序繁琐、条件苛刻,过去,科技密集、造价昂贵的战略导弹,像一个个深藏闺中的“娇小姐”,训练选气象、发射等“窗口”。如今,他们通过加强与气象、测地、通信等17个保障要素的协同训练,已成功突破了风云雷电等气象“禁区”,实现了从“择机发射”到“随机发射”的转变。过去,导弹静卧深山,发射时间准备长,机动困难。如今,他们通过采取“附加”、“嵌入”信息技术等方式,实现导弹连续测试、快速转移、机动发射等功能,不管是在崇山峻岭还是大漠戈壁,导弹发射车到哪就可在哪发射,实现从“固定发射”到“机动发射”的转变。
记者走进战略导弹模拟作战演兵场,只见天上卫星巡游,空中战机出击,地面“利剑”出鞘,面对“敌”大规模攻击,我导弹部队沉着应战,对“敌”实施精确打击,快速实施波次转换等新战法得到了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