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筹建全国首家劳务工历史博物馆
馆址可能设在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厂房内,宝安区文化局、本报联合征集第一代劳务工实物及资料
作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最早吸引外来劳务工的地区之一,先后有数百万从全国各地潮涌而来的外地建设者栖息于深圳宝安,使宝安成为全国劳务工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为铭记这一特殊群体为宝安乃至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特殊贡献,宝安区文化局、南方都市报今起共同在全国范围内向曾在宝安(或深圳)生活工作过的外来劳务工、社会各界人士以及相关企业团体广泛征集有关中国第一代劳务工生活的文史实物和档案资料,筹建宝安劳务工历史博物馆。
该方案已写入宝安区“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中。目前馆址还未最终确定,可能设在位于宝安区的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的厂房内。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劳务工为创造宝安经济社会发展奇迹提供了最大的人力支持。”昨日,宝安区文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劳务工又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对促进宝安的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宝安是首批劳务工聚集地之一
截至目前的统计数字是:宝安全区总人口520多万,其中暂住人口490多万,暂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90%以上。而在宝安工作、生活过的劳务工,他们来了,给宝安的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之后又离开了,“这个数字有多庞大?则完全没有办法推算。”
时至今日,劳务工仍然是宝安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有社会学家指出,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深入推进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劳务工群体将有一大部分隐退到历史舞台的背后,“劳务工”也将与40多年前轰轰烈烈的“知青”一样,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
宝安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吸引中国第一批外来劳务工的早期地区。至今尚存的石岩上屋(深圳)电业公司,是我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也是外来劳务工汇集深圳的最早据点之一。
“它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宝安区文化局文管办有关人士昨日说。由此,该局设想,以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为基础,建立“宝安劳务工历史博物馆”,使之成为中国第一座劳务工专题博物馆。馆址的选择还没有最终确定,有可能就设在该企业当年已废弃的厂房内。
这个方案也已经写入了宝安区“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中,其基本宗旨为:展现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创业历史及成长经历;征集、收藏并展示劳务工群体各类工作及生活见证物,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劳务工生存状况及贡献;承担并组织劳务工课题研究,对劳务工现象及其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已征集到相关物品200件
到目前,宝安区文化局文管办已征集到相关物品200件左右,包括证卡类(暂住证、计生证、就业证、厂牌等)、书信、日记、照片、厂服、厂刊等。
昨日下午,记者看到了这些物品,有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历年的深圳市外来人口暂住证,有劳务工返乡的火车票,当中有一部分还是原来的硬卡车票,还有生活日记和工作、学习笔记,工资单等。
工作人员余介方介绍,之前的征集工作不尽如人意,已征集到的物品大部分都没有收藏价值。他的看法是,20多年间,在宝安的劳务工群体流动性太大,最早期的劳务工大部分已经离开返回原籍,留在宝安的小部分很多也并没有珍藏当年的物品,而近三四年的物品虽然多,但对博物馆的收藏来说暂时还没有价值。
将按个人企业两条线进行征集
宝安区经贸局为促成此事,提供了上世纪80年代在宝安的“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的名录,记者昨日看到,其中三资企业部分大多已经终止或者撤销,发展到20年以上的企业很少。
按照宝安区文化局的思路,此次征集将按照个人和企业两条线并行进行。企业方面早期废弃掉的生产机器、产品、文件批文、报关单等,都是极具价值的藏品。
启事
本报上周连续推出“深圳市宝安区救助站为健康适龄流浪求助人员找工作”系列报道后,在全国范围内引发强烈反响,此举不仅被社会各界普遍认为是善举,也得到国家民政部的肯定。近日,宝安区又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劳务工思想道德建设重大典型。
20多年来,宝安有数字庞大的劳务工群体,有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从今天开始,本报将联合宝安区文化局,共同面向全国征集有关中国第一代劳务工生活的文史实物和档案资料,筹建“宝安劳务工历史博物馆”(暂定名),该馆也将是中国第一座纪念外来劳务工的博物馆。
筹建“宝安劳务工历史博物馆”,你是否支持?我们该征集什么?该纪念什么?欢迎广大劳务工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加讨论,并提供物品和线索。本报热线电话:0755—83325000 83322299,传真:0755—83328774 83264203,短信平台:10359008(移动),90359008(联通),奥一网(www.oeeee.com)南都报料平台,我们将在“劳务工在宝安”系列专题报道中分享你的故事。
●征集时间:即日起开始。
●征集范围:反映宝安(或深圳)早期劳务工生活、具有一定纪念意义的各类用品用具等,以及记载或印证宝安早期劳务工真实生活状况的各类票据(如车票)、证书、证件(如暂住证、通行证)、印章、邮戳、日记、家书、老照片、音像书籍、厂报厂刊、文件档案等。同时,也欢迎提供与宝安劳务工英雄模范人物、创业先锋等有关的文史实物资料,以及送电影下乡、文艺进社区、大家乐舞台建设、法制宣传、维权行动等能体现各级政府为构建和谐社会、关心关爱劳务工生活的各类资料照片及实物等。
原则上,以上所征集物品的时间范畴以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为主,少数具有特殊意义的物品可延续至现在。
●征集方式及用途:本次征集以自愿捐献为主,凡捐赠物品经确认后纳入收藏的将给予一定额度的收藏费,并颁发《收藏证书》。对于未纳入收藏的物品,如果捐献者没有特别注明“需要退回”字样的,将不予退回。请所有捐献者在邮寄或传送物品时务必注明详细的联系地址、姓名及联系电话。
所有被纳入收藏的物品将全部用于宝安劳务工历史博物馆永久珍藏。
欢迎广大劳务工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并积极提供相关线索。同时也欢迎各地文化、文物及劳动管理部门等协助宣传并积极组织捐献活动。
●联系方法:宝安区文化局文管办。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创业一路1号行政中心大楼文化局367室,邮编:518101,电话及传真:0755-29998861
南方都市报深圳记者站。地址:深圳市福田区上步中路1021号401室,邮编:518036,本报热线电话:0755—83325000 83322299,传真:0755—83328774 83264203 (责任编辑:韩美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