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9:40东北新闻网在内蒙古兴安盟的西北、大兴安岭的南端,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面积7400平方公里的阿尔山市。阿尔山为蒙语,其全称是“哈伦·阿尔山”,“哈伦”的意思是“热”,阿尔山的意思是“圣水”。
在阿尔山建市10周年之际,记者慕名到这里采访。散发着芳草气息的空气,碧波荡漾的河流,平静如镜的湖泊,清冽甘甜的泉水,遍地盛开的野花,蹦蹦跳跳的松鼠……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在“生态立市、旅游兴市”的战略指导下,阿尔山市5万各族儿女正谱写着人与自然和谐的新篇章。
保护为先,科学规划
把污染拒于大门之外
“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是我国北方许多地区的真实写照。而在阿尔山的20多条大小河流,全都流水淙淙,水质仍然保持在二类标准,一点都找不到工业污染的影子;在距市中心5里之外的五里泉,络绎不绝的中外游人拿着瓶子、提着水桶,来这里灌装泉水。
“阿尔山之所以没有工业污染,归功于历届市委、市政府对环境保护的一贯重视。”据市环保局长姜天纯介绍,阿尔山在立市之初,就提出了“生态立市”的口号,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地位加以谋划。
《阿尔山自然保护区规划》、《阿尔山生态建设规划》、《阿尔山景区功能区划》……一部部资料翔实、论证充分的环保规划,为以后的发展建设划定了红线、提供了依据。
“砍树不如看树。”在综合考量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阿尔山市把旅游业确立为龙头产业,同时大力发展绿色工业(生态农牧业产品加工、矿泉水加工)和口岸物流业。“勿以恶小而为之”,尽管财政困难、急需大量的建设资金,市委、市政府还是放眼长远,把造纸、采矿等重污染企业统统拒之门外,从源头上消除了污染隐患。
领导带头,群众参与
树立全民环境意识
在阿尔山市采访,新任市委书记钱海峰拒吃野生动物的故事广为流传:当在接风宴会上看到有“野味”上桌时,钱书记眉头紧皱、婉言谢绝。在此后举行的几次重要会议上,钱海峰明确表态:今后全市要树文明饮食之风、不吃野生动物,五大领导班子的领导要做表率,有违反者要依法追究。
一场“禁猎、禁卖、禁食”野生动物的战役在全市打响:有关部门联合执法,从市场、餐馆查起,斩断盗猎野生动物的链条;同时,对饲养野生动物的单位详细登记,对其运营严加监管。在今年“6·5”世界环境日期间,全市开展了“保护野生动物”的主题活动,1万多人郑重签名……
市委书记为何如此关心野生动物?钱海峰解释道:野生动物是生物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生物链一旦发生危机,势必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同时,树立环境意识不能空喊口号,而保护野生动物是最有效的载体,保护野生动物将有助于提升干部群众的文明素养。
改弦更张、保建并举
让碧水长流、青山常青
民以食为天,生火做饭是农牧民群众每天不可缺少的“日课”。在过去,农牧民引火用的都是桦树皮,但此一项每天都要导致数百棵桦树死亡。从去年开始,市里与乌兰浩特市的一家企业联合生产用柴油和锯末加工的新型引火材料,逐渐取代桦树皮。
这只是阿尔山市保护环境的一个小例子。为减少燃煤污染,市环保局端掉了16台小锅炉,实行集中供暖,采用从外地运来的低硫煤;为应对日益增加的生活垃圾、废水,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运营,现代化的垃圾填埋场也已动工。
同时,在财政极为困难、国家没有安排的情况下,市里自己挤出资金,退耕还林还草1万多亩;在马路两边的草场,设立围栏,禁牧、休牧……
如今,旅游业收入已占到全市GDP的一半以上,由此产生的环境压力也可以想见。钱海峰坦言:保护环境与经济建设要比翼齐飞,并非轻而易举。
阿尔山近乎原生态的山山水水,不仅是当地赖以发展、繁荣的基础,更是下游地区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人们期盼着,明天的阿尔山能碧水长流、青山常青!记者傲腾 赵永新(人民网-人民日报)[责任编辑:龙秋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