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陕北,天高云淡,秋风送爽。记者一行沿着宽敞干净的柏油路来到离延安市20公里的宝塔区李渠镇张新庄村,在半山的平地处机声隆隆,尘土飞扬,10多辆铲土机、挖掘机、运土车穿梭在工地上,忙得不亦乐乎。村民杨开清告诉记者:“张平是和我们一起长大的,致富后他给我们村修路、上水、盖学校,并让我们村每户出一名青壮年劳力到他的公司干活,年收入可达万余元哩。 今年他又捐资400万元为全村30户村民每户修4孔砖窑,我们村将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延安治平建工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张平,出生在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张新庄村,家庭出身贫寒,20岁时只身一人来到延安,由一把瓦刀起家,发展成现在拥有员工189人、固定资产5000万元的企业集团,他的企业被推选为“西部开发优势企业500强”。他致富后,没有忘记众乡亲。近日,他拿出400万元投入家乡的新农村建设。据随行的工作人员介绍,该新农村建设工程分两部分进行,一是投入100多万元修建一条碾庄至张新庄的油路,该路将解决十几个村庄祖祖辈辈走泥土路的历史,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预计10月1日投入使用。二是投入300万元,为他的出生地张新庄村30户每户人家修建4孔窑洞的一个独院,并实现“三通”,即水通、路通、电通,全村共修两排120孔窑洞,预计明年5月1日竣工。目前,这两项恩泽家乡的大型工程已全面启动。
在为家乡的新农村建设投资400万元之余,今年6月份又出资60万元,为宝塔区碾庄乡17个村的困难老年人生活给予补贴。同时,他更热心于教育事业,年初在延安市教育局设立了60万元的治平助学基金;3月份为延安实验小学和延安中学捐款14万元,用于改善教学条件和救助贫困生;在今秋开学之际,他又捐资7.5万元,分别给11名考上大学的贫困生每人帮助5000元,对7名在读的品学兼优的贫困高中生每人2000元和6名初中生与小学生每人1000元,使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近十年来,张平为伤残救助、贫苦儿童救助、灾区捐款、扶贫帮困等方面所做的慈善活动、公益事业共累计捐款790多万元。用他的话说:他能有今天,是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作为一种回报,为公益事业做一点贡献,是一个民营企业家应尽的一份社会责任。他本人被陕西省、延安市和宝塔区及有关部门授予“助学之星”、“助学先进个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先进民营企业家”等多项荣誉。今年8月份,他个人荣获陕西省首次设立的慈善最高奖——“三秦慈善奖”。
(本报通讯员 石亚利 王亚桢 本报记者 艾庆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