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湘江平和而宁静。
1934年11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长征经湖南到达广西桂林北部地域,准备从兴安和全州两县之间突破国民党的第四道封锁线———湘江,遭到国民党军队三面重兵包围封锁。 广大红军指战员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地同前堵后追、三面夹击、装备精良的国民党中央军、湘军、桂军、粤军30多万敌人进行较量,展开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战,史称湘江战役。这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恶战、血战和生死决战———
《十六字令三首》
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耸立在兴安县狮峰之上的烈士纪念碑。
惨烈的湘江战役
1934年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率领中央红军主力一、三、五、八、九军团12个师36个团以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余人,开始战略转移———长征。
11月27日,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先头部队第2师和第4师一部顺利渡过湘江,控制了界首至脚山铺之间的所有渡口和渡河点,并在附近架设浮桥。但后续部队未及时赶到湘江东岸。28日,红3军团第4师渡过湘江,占领光华铺、枫山铺地区。次日,国民党第1路“追剿”军由全州向红2师发起进攻,第2路“追剿”军在零陵附近地区集结,其余3路分别尾随红军追击。湘江两岸国民党军在飞机的支援下,向红军发起全面进攻。中央红军浴血奋战5天,阻滞了优势之国民党军的进攻,掩护军委第l、第2纵队和中共中央机关及后卫部队于12月1日渡过湘江。但红5军团第34师、红3军团第18团被敌阻于湘江东岸,指战员虽经英勇作战,给敌以重大杀伤,终因力量悬殊,弹尽粮绝,大部阵亡。湘江战役之后,中央红军锐减到3万多人。把杨成武政委抬回家的两位老人。
红色记忆
黄帝岭上枪声急
时间定格在公元1934年11月30日下午,地点是湘江战役脚山铺阻击战红二师黄帝岭阵地。
因为尖峰岭失守,红二师不得不退守黄帝岭,但黄帝岭很快也陷入敌人的三面包围之中,双方展开了又一场惊天动地的搏杀战,敌人直接从侧翼的公路上发起了猛烈攻势,并以重赏组织敢死队连续冲击,四团左侧的一营与敌人厮杀成一团,到处都是枪声和喊杀声。正在公路右边指挥的四团政委杨成武见左边的一营渐渐不支,便组织二营火力赶去支援,他率部刚跨越到公路中间,就被一颗子弹打中右膝下方,顿时血流不止,栽倒在公路上。通信排一个战士想去营救也被敌击中负伤,离此地最近的一股敌人如狼似虎般地扑过来,嚎叫着“抓活的”。此时,五团五连指导员陈坊仁刚好带着几个战士从东边撤下来,顺势阻击敌人掩护倒在公路上的杨成武。杨成武不忍心战士为他再付出伤亡代价,挥手不让他们过来,挣扎着向自己一方爬过来。在这关键时刻,二营副营长兼六连连长黄霖毫不迟疑地边打边冲到杨成武身边,抓住他的一只胳膊,拖出了公路,与杨政委的警卫员一起架着首长一口气跑出二三公里远,暂时脱离了险境。
此时,在全州县才湾镇脚山铺唐功文的家里,是另一番景象。自从前两天战斗打响后,因受国民党的欺骗宣传许多群众都跑得远远的,唐家是没跑的人家之一,红四团在他家安顿了一个食堂,这会儿全家人和村里另一户人家王寅修正忙着给红军磨米、做饭。下午2点左右,得知杨政委受伤的消息,大人们当即卸下一块门板,叫18岁的王寅修和稍小一点的唐功文去接。两个小子年纪不大,但长得都很结实,他们初生牛犊不畏虎,跑出四五里地后,在小坪里小学附近发现了受伤的杨政委和警卫员,几个人小心翼翼地将杨政委放在门板上。俩小子一前一后抬着杨政委,沿着不算崎岖但很狭窄的山路往回返,总算把杨政委安全抬到家里。
家人急忙给杨政委端来热腾腾的饭菜,但杨政委一点也吃不下,只是一个劲地要水喝,王寅修和唐功文就不停地给杨政委端水喂水。大概因为连日鏖战和受伤,太缺水分了,杨政委前前后后一共喝了四五缸子水。下午5点左右,部队通知受伤人员到潇水的梅塘集中,这次,距离太远,天上又有嗡嗡直叫的敌机,靠两个小子显然不行,王寅修和唐功文的父亲收拾行装,用门板抬着杨政委上路了。黄昏时分,终于赶到了潇水的梅塘,在这里,杨政委得到了初步的治疗。第二天,他们又按照部队领导的要求,将杨政委抬到与全州县相邻的资源县油榨坪,直到第三天才回到家里。
旧貌新颜
兴安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
70多年过去了,地处“粤楚咽喉”之地的兴安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县委宣传部刘副部长告诉记者,兴安历史悠久,又是全国银杏、毛竹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南方巨峰葡萄主产区,黄金、大理石、石英石、花岗岩、钨、锑等10多种矿产藏量大、品位高、易开采。水能资源得天独厚,理论蕴藏量达8.3万千瓦,可开发量4.8万千瓦,是全国第一批电气化试点县。2004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评为“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38.5亿元,财政总收入2.42亿元。记者在兴安县发现的“红军证明”。位于界首镇湘江边的红军指挥部旧址。
红色印记
珍贵的红军证明
兴安县县城城台路146号,从一个陈旧的红布包里,91岁的刘华祥老人十分小心地取出了这份珍藏几十年的“红军证明”。
刘华祥是个苦命人。父亲早年让国民党民团抓挑夫抓走了,从此杳无音讯。当时,刘华祥还在母亲的肚子里。5岁时,母亲也生病死了,年迈的奶奶一手将其拉扯大。1929年,一个名叫曾祥九的铜匠从湖南邵阳落脚到兴安县界首镇,14岁的刘华祥拜其做了师傅。
1934年11月27日,红军来了。最先来到界首镇的是红三军团某部一支打前站的小分队,一位姓朱的排长带领着。由于受国民党部队和民团的反动宣传和强迫,相当一部分群众逃走了。刘华祥的师傅因为做生意曾在井岗山一带待过,对共产党和红军十分了解,他告诉刘华祥:“不用怕,红军是为穷人办事的。”就这样,刘华祥不仅留下了,而且主动找到朱排长,帮着贴标语,挨家逐户宣传红军的主张和政策,向群众做解释说服工作。只是朱排长还有两项十分紧迫的工作———筹粮、架桥。
刘华祥带着朱排长购买红薯、芋头之类,但数量不多。后来,又带领红军打开了镇上一个姓肖的资本家开的“云台号”粮铺,将大多数粮食分给贫苦群众。刘华祥打听到镇上一位姓叶的道士管理着“江西会馆”上百根准备盖房用的杉木,便带领朱排长向其借了80根,镇上一位木匠陈天祥,操起工具,对杉木逐个加工。管码头的王大伯也是一位穷人,非常支持红军架桥。大家将杉木每3根为一排捆在一起,而后小头对小头,大头对大头,向前延续。为便于马匹等过桥,刘华祥又带领朱排长到镇上收铺板,经过宣传群众对红军的认识已经开始改变,积极贡献铺板。就这样,在红军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一座简易浮桥在界首三官堂附近的渡口架设停当。
战斗打响后,刘华祥又多次给红军带路。在湘江的五通庙,朱排长主动给刘华祥写了这份“红军证明”。12月1日,中央纵队和红军主力过了湘江后,刘华祥继续为红军当向导,一直带到距湘江几十里地的洛江,朱排长考虑到刘华祥的老奶奶还在床上病着,没让他再走。怀着对红军的无比崇敬,刘华祥又加入了掩埋红军遗体的行列。
“湘江水都被染成了红色,江面上到处漂着红军的遗体,下游有个叫岳王塘的地方,是湘江的转弯处,在那里,身穿灰色军装的红军遗体密密麻麻,几乎看不见江水。至于沉在江底的尸体就根本无法统计了。曾有人说过‘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刘华祥颇为沉重地告诉记者。
诗词解读
中央红军突破湘江——蒋介石苦心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后,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两岸的企图也随之宣告破产。红军翻三千界进入越城岭西延山区。由于国民党部队在湘江战役中也受到重创,蒋介石亲自部署的五路“追剿”大军并没有跟踪而至,红军只遭到桂北“剿匪”指挥官陈恩元民团的骚扰,红军转入行军状态。这一带多属喀斯特地貌,层层叠叠的群山拔地而起,终年云雾缭绕,高插云天的山巅,好像大海中卷起的巨浪。毛泽东此时的心情就像云海中的越城,都庞起伏翻滚的山峰那么激荡不已,他登上五岭山脉的最高峰……猫儿山,诗兴盎然勃发,写下了《十六字令》三首。词中的山就是地处都庞的海洋山,当然诗里也包含着毛泽东对红军在湘江战役中损失惨重所面临的严峻局势的担忧。
毛泽东诗词专家公木先生对毛泽东这三首词给予较高评价。三首词都写山,其一写山之高,山的突兀;其二写山之大,山的峥嵘;其三写山之坚,山的峻峭。这三首,形式上虽然分开,联系却非常紧密,可以设想为一个整体,第一首是叙事,是总起;二三两首是描写,是分承。第一首的“惊回首”三字是三首词的关键,“离天三尺三”和下面两首所写的景象,都是“回首”后所见,“惊”字也直贯到底。山势如巨澜、如奔马,山峰如刀剑,刺天欲堕,这些景象都是可惊的。诗人在一览之下,就把山的这些特征捕捉住,并把它们鲜明地描绘出来,这种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表现力也同样是可惊的。
三首词处处写山,也处处使我们想到长征中革命领袖和工农红军的伟大形象。试设想,如果没有“快马加鞭未下鞍”的英雄活动于期间,又怎么能显示出“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义来呢?“倒海翻江巨澜”,不正是掀天动地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铁流吗?刺破青天的剑峰,也岂不正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伟大领袖的象征吗?
本版文图由记者姚村社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