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核电建设总投资将达到约3000亿元,其中设备投资约1500亿元,如果设备国产化率达到60%—70%,中国核电设备制造业将面临超千亿的巨大蛋糕。
目前,我国形成了上海、四川、黑龙江三地为代表的核电设备制造业格局,面对商机,竞争日趋激烈。
作为核电设备制造业三大巨头之一,我省如何利用这一契机加速发展,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基础雄厚抢占核电设备业高地
我省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了核工业产品的研制工作,先后有大量产品问世。在核电设备研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国际上一些有名的电站提供了核电配套设备。现已具备承制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的能力,形成核电配套设备产业链。
省经委核电办处长李学东说,我省核电设备研制基础雄厚,这几年,利用地缘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等积极发展核电设备制造业,先后为巴基斯坦恰希玛一、二期核电站,秦山核电站一、二期、二期扩建核电站,岭澳一、二期核电站等提供了核电配套设备。
哈电站集团和一重集团是我省核电设备制造业的支柱,这两大集团已初步具备百万千瓦等级核电设备制造能力。哈电站集团在常规岛主机制造能力和电站承建能力等方面在国内居领先地位。一重集团在核岛压力容器及核岛设备锻件方面的制造能力居全国第一位,在核电站用钢冶炼、锻件及焊接工艺技术水平也处于国内领先,具备2000吨级压力容器设计和制造能力。
另外,哈空调股份公司、佳木斯电机厂、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等企业在核电站用空调机组、电动机等辅助设备方面具备制造优势,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在核电设备焊接材料及工艺方面处国内领先地位。
总投资10个亿的一重集团大连棉花岛、哈电站集团秦皇岛大件设备制造总装基地的建设,完全符合承制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的条件,建成后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是我省争取核电新项目的重要优势。
自主创新内引外联拓展市场
日前,来哈参加“关注国产设备,服务核电发展”研讨会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专家张敬才认为,黑龙江的核电设备制造企业多是有很强实力的国有企业,这些年在核电自主研发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令人刮目,黑龙江的核电设备制造得到越来越多业主的青睐和国内外企业的关注。
哈尔滨锅炉厂为岭澳98万KW核电站提供了4台汽水分离再热器,国产化率达到94%。哈电机厂1998年与一重、沈阳水泵厂联合研制了我国首台300MW核主泵机组。我省研制并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设备,运行状况良好。目前,一重研制生产了30万千瓦核压力容器,正在生产65万千瓦核压力容器;哈锅正在生产30万千瓦蒸汽发生器。
我省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积极争取市场份额。哈电站集团与韩国斗山重工业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决定在今后五年内将在核电技术、器材制作等整个核电站建设项目中进行全面合作,为中方公司进入韩国核电站设备市场奠定基础。近期,我省有关部门要到大连洽谈红沿河核电项目,争取拿到更多订单。
此外,我省已先后同法国法马通公司、阿尔斯通公司、日本三菱、俄罗斯动力机械公司等接触,就如何开展核电项目的合作问题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国外一些知名公司也多次来我省对哈电站集团和一重集团等企业进行考察和洽谈,有意在核电方面进行广泛合作。
发挥优势扶持核电设备发展
李学东说,虽然我省发展核电装备制造业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核电项目招标中的一些“潜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省核电装备产业的发展。
核电站项目在招标时特别注重业绩,考虑到安全问题,一些后续核电新项目往往采取的都是一期项目的翻版,这就增加了我省企业争取核电项目的难度。上海、四川的核电企业同三菱、法马通、阿尔斯通等实力较强的国外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国内核电项目招标选择中方合作伙伴时,我省企业处于不利地位。
有关专家建议,我省应进一步加大与外国投标商联系的力度,让外方多了解我省核电设备制造能力和水平,充分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政策效应,与外方公司进行技术交流,探讨技术转让、合作制造等事宜,争取拿出最有竞争力的合作方案。除了哈电站集团、一重集团外,还应积极支持哈空调股份公司、佳木斯电机厂等具备生产核电设备配套能力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企业核电配套设备研制的能力。
目前,我省对承担核电设备制造和研发任务的企业,在配套改造上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在核电产品上减免有关地方税,帮助企业做好项目融资工作。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我省要形成每年生产百万千瓦机组1.5台套的生产能力,达到核电设备关键部位的主要自动化焊接和切割专用设备及焊接检测专用设备完全国产化,主要焊接材料实现国内自给。(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