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小泉
□本报记者 姚佳威
“如果这三个承诺,小泉都能兑现,他就是日本历史上的伟人。”小泉当年竞选首相的对手桥本龙太郎断言。
“打倒自民党,大幅度经济改革,参拜靖国神社。”执政5年,小泉以强硬的姿态兑现了这三点。
今年7月,日本《Newsweek》杂志(日本新闻周刊)出专刊总结小泉改革,封面上一行标题赫然醒目:日本的邓小平。在今天的日本,日本人对小泉除了“首相”之外,名字前最常用的头衔就是“改革家”。
“我永远是偶像”
“面对21世纪的日本,你最先想到谁?”这是日本互联网上的一个调查,小泉纯一郎当仁不让成为绝大多数人的选择,他的得票远远领先于一大堆人气偶像。
“在日本,大多数人对政治并不关心,和政治家相比,大家更喜欢看影视明星,但小泉却很有明星的味道。”日本学生尾藤健太郎介绍。
小泉的“星”途是从从政开始的,此前,他不善言辞,不喜与人交往,几乎很难进入人们的视线。
特别是在成为日本首相后,他的形象几乎一夜走红。卷曲、披散的银发;面庞瘦削,神情坚定;说话决不拐弯抹角,常常是“一针见血”。这个“酷哥”几乎是一下摧毁了日本传统的沉闷政客形象,媒体喜欢,老百姓自然也喜欢。
小泉对“猫王”的崇拜也五体投地,出访美国还要专程去猫王的家乡“朝圣”。在心情惬意时,他最喜欢哼唱的歌就是“我永远是偶像”。
他会穿一件粉红色衬衫,冲到对手的票源地高谈阔论,远远看去,仿佛歌星的演唱会。
小泉在日本女性中颇具人气。对小泉的支持,在各个年龄段,都是女性高于男性。而“紧紧抓住一半人口的心”,正是小泉高支持率的秘诀。
他会刚从巴西出访回来,就去接见参加“世界小姐大赛”的各国佳丽。“我刚从地球另一面回来,还在倒时差,今天见到让人眼前一亮的美人,时差倒过来了”。
自离婚后,他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清心寡欲的单身汉”。小泉在横须贺的家位于普通居民区,据说,偶尔一身运动服出门的小泉,常常让出门买菜的家庭主妇兴奋地尖叫。
“必胜!致小泉纯一郎”
“必胜!致小泉纯一郎。”这是日本前防卫厅长官小泉纯也临死时对儿子期望。1969年8月10日,小泉纯也去世。他生前竭力推动“有事”法案法制研究,一心希望日本能重回政治军事大国行列。
35年后,他的遗愿被儿子实现。2004年6月6日,在小泉纯一郎的不懈努力下,《武力攻击事态法案》等三项“有事”法案在参议院通过。
小泉家的“尚武”之风悠久。他的祖父小泉右次郎,曾任众议院议长,内阁大臣。右次郎在身上文了一条龙,人称“刺青政客”,声名远播。
高中毕业后,小泉纯一郎考入日本庆应大学。这所大学的创办人之一福泽谕吉,曾提出著名“脱亚入欧”理论,主张在外交上向欧美靠拢。
1967年,小泉前往英国伦敦大学主修经济学。而伦敦大学在经济学上的学术传统,就是崇尚“小政府,大社会”的自由经济。
从庆应大学到伦敦大学的学术传统,仿佛暗合了小泉此后内政外交的身体力行。
“没有最狠,只有更狠”
“当樱花开放的时候,经济就会好转。”日本政客曾经用这样的方式来安抚民众。
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横亘的主题词就是“迷茫”。“经济很差,银行和企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日本学生尾藤健太郎回忆说。
樱花每年春天怒放,而经济迟迟不见好转。民众把怨恨发泄在政府身上。1993年,自民党在选举中惨败,失去了连续执掌了38年的政权。接着,日本首相更换仿佛走马灯,“你方唱罢我登场”。
“选举时,谁的改革口号最响亮,最大胆,最决绝,谁就会赢得选票。”一位亲见日本大选的中国留学生说。
所有候选人都在喊改革口号,但是小泉的姿态是“没有最狠,只有更狠”,他的口号有:“比明治维新更进一步”、“改革无禁区”。
在迷茫的日本,小泉的“狠”为他赢得了民心。上任之初,其支持率竟一度高达87%。
小泉的“狠”不仅体现在喊改革口号上,行动上也“毫不含糊”。
小泉上台后,首先感到失落的,是自民党内的大佬。日本政治也讲究论资排辈,即使是首相,也要在“长辈们”面前恭敬有加,“虚心求教”,搞不好会丢官下台。而小泉则倚仗基层党员和普通民众的支持,把老头子们“晾”在一边。
“如果要在日本大国之路上找出几个里程碑性质的人物,明治维新之后是伊藤博文,二战之前是东条英机,而现在就数小泉了。”日本学界这样评价。
“就像一个独裁者”
“小泉就像一个独裁者!”
日本前众议院议长绵贯民辅在电视节目中猛烈抨击小泉。很难想象,他曾和小泉一起被称为“自民党内的最佳拍档”。
虽然2004年日本国会众议院以微弱多数票通过了邮政改革法案,但在那次投票中,除了在野党投票反对外,自民党众议员中也有51人投了反对票、缺席或弃权,小泉内阁中则有4名副大臣、政务官投了反对票。
日本邮政公社是一个经营保险和邮政储蓄的规模庞大的金融帝国,持有资产超过3万亿美元。但由于长期国家垄断,效率低下,是长期困扰日本经济的一块“痼疾”。
“如果意见不合,那我只能表示遗憾了。”邮政法案通过后,在小泉的操纵下,自民党把投反对票的9人开除出党。
表决之前,小泉还给绵贯打电话:“我们原来是在一起喝酒最多的好伙伴。可惜这些年来关系有些冷淡,我感到十分遗憾。等法案通过之后我请你喝酒。”小泉没有请绵贯喝酒,反而将“好伙伴”扫地出门。被开除的9人名单上,第一个就是前众议院议长绵贯民辅。
“我最崇拜织田信长,只要一有闲暇,我就要读信长的传记。”织田信长是日本战国时期的人物,以对敌人冷酷无情而闻名。由于意志顽强,坚信“狭路相逢勇者胜”,又能听信谏言,所以屡次在战争中以少胜多,从一介平民变成日本最强大的军阀和改变日本历史的枭雄。
“他对付反对派的手段,和织田如出一辙。”一位自民党资深议员慨叹。
“只讲道理,不近人情”的铁腕改革收到了成效。日本在小泉上任之后摆脱了经济停滞的窘境,开始稳定增长,《日本经济新闻》等主流媒体也纷纷欢呼,日本已经告别了“失去的十年”。
“应该向日本首相开炮”
小泉在内政上可以依仗选民支持而在改革上“大有作为”,但复杂的外交舞台,供他“闪展腾挪”的空间却不多。
幼年和青年时代,小泉纯一郎经常受到父亲的“训教”,祖父浑身刺青的勇猛武士道形象和父亲的“日本自强”思想深深印在小泉的童年经历中。小泉的家乡是神奈川县的鹿儿岛,二战时“神风敢死队”的飞机就是从这里起飞,踏上不归路。“我从小就崇拜神风队员。”小泉对此毫不掩饰。
他的外交风格也一如他的张扬个性,而不计后果的代价也往往是吃力不讨好。
2004年9月2日上午11时,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与日本北海道之间的辽阔海域上,日本巡视船“襟裳号”,穿过薄雾,慢慢靠近了一座小岛。不远处,俄罗斯的巡逻艇和直升飞机在严密监视。
“襟裳号”船长室里,手持高倍望远镜,眺望飘扬着俄罗斯国旗的小岛的人,就是小泉纯一郎。从北海道码头出发之前,100多名白发苍苍的北方四岛的原住民给“勇敢的首相”送行。一位82岁的日本老汉眼含热泪:“首相能来视察四岛,真是太好了。”
“可惜海上有雾,看得不太清楚。”小泉对随行的记者说。作为日本战后第一位从海上“视察”北方四岛的日本首相,他手拿望远镜眺望北方四岛的照片,很快出现在日本各大报纸的头版。
“小泉公开近距离观察四岛,虽然勇敢,但很莽撞。在外交上会激怒俄罗斯政府。”德国媒体这样评价。
俄罗斯一位退役上校宣称:“日本首相的行为是对我主权的侵犯,我国海军应该向他的座舰开炮。”
本来,俄罗斯为了获得日本的投资和援助,声称可以有条件归还四岛中的两岛。首相离四岛越来越近,日本却离四岛越来越远。
“恨他恨得牙根发痒”
崇拜神风敢死队,丝毫不妨碍小泉和当年敢死队袭击的目标国握手言欢。在小泉的改革词典中,也有某些铁定不改的词汇,例如“美国第一主义”。
2006年7月,作为卸任之旅,小泉访问美国,而且坚持以“朝圣般的心情”访问了猫王的故乡。其间,布什亲自全程陪同小泉的“追星之旅”。
布什送给小泉一部装有猫王歌曲的点唱机。面对自己反恐大业中的亲密盟友,伊拉克战争中的“铁哥们”,“太平洋前哨阵地上不沉的航空母舰”的领航员,布什脸上的笑容绽开。
小泉在遥远的大洋彼岸备受青睐,在“街坊邻居”里却并不总是受欢迎。他的“积极外交”改革的明线和“形象外交”改革”的暗线也时常“短路”。
小泉曾经公开宣称,韩国影星裴勇俊是自己“心中的偶像”。2004年7月访问韩国之前,小泉特意向韩国政府提出,希望能与裴勇俊会面。出人意料的是,裴勇俊以“实在没有时间”为由拒绝。当然,除了“档期排满”之外,裴勇俊还要顾及公众形象。韩国外交通商部一位官员透露:“在韩国,从官员到老百姓,很多人恨小泉,恨得牙根儿发痒。”
如果说被明星拒绝,小泉也只表示“非常沮丧”的话,那么,被其他国家领导人“放鸽子”,就像被抽了一记耳光。2005年5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日本访问,突然取消了下午与小泉的会谈,直接回国。
外电评论:中国周边外交向来稳健,吴仪此次临时取消会晤,是中国政府郁结在胸的积怨爆发。
2005年东盟会议签字仪式,中国总理温家宝用自带的毛笔签字。忽然,旁边的小泉探过身来,示意要借笔。温总理看了一眼摆在小泉面前大会准备好的签字笔,还是笑着把笔借给了他。2006年东盟论坛,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利用上厕所的机会和李肇星搭讪。2006年9月,在亚欧首脑峰会上,小泉主动与温家宝握手打招呼,当时只有中国摄影师在旁拍下照片。《读卖新闻》、《朝日新闻》均撰文:“日中领导人不仅握手,且短暂交谈。”
“一国政府只能通过借笔和上厕所来‘发展’同邻国的关系,日本外交面临着60年来从未有过的尴尬处境。”一家法国媒体慨叹道。
小泉是第一个在卢沟桥上向中国的死难者致歉的日本首相,他也多次强调“中国的发展不是威胁,而是机遇”。
“以小泉的脾气,你们越不让他拜,他就越要拜。”一位日本议员对来访的中国留学生介绍。性格是一面,日本年轻人的看法也很重要:在一次调查中,95%的受访青年学生认为,“如果因为邻国反对就不参拜,太没有国家尊严了。所以外国越反对,小泉越应该参拜。”
“外交关系就像盖高楼,需要一砖一瓦的积累,而崩塌只需要一瞬间。”一位日本官员说。当小泉在那座神社的牌位前,倔强地俯身下拜的时候,不仅他改善周边外交的努力化为泡影,他的前任们几十年来呕心沥血的积累,也瞬间崩塌。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指出:“小泉的外交是以对美关系为中心,既无长远考虑,又无战略体系,只是一味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是一种缺乏世界战略的外交,使日本陷入了孤立境地。小泉急于在自己有限的任期内留下政绩,对国家的长远利益缺乏责任感,因而必将遭到后世的批判。”
剩下的不只有“小泉馒头”
外交失败也好,改革争议也罢,“风云人物”即将离去,但生活还在继续。
商家们没有放过“最后的机会”。他们隆重推出了限量版“小泉馒头”。在这之前,还推出过小泉摄影集、小泉海报、小泉唱片精选集、小泉玩偶和电话挂绳等等,也都十分畅销。据悉,馒头可以一直卖到小泉卸任那天。
小泉即将离去,但他留下的改革“遗产”仍随处可见。如果你是一个有志从政的日本年轻人,只要你有本事,有毅力,就会比以前更容易“上位”,而不用在那些“老爷爷”面前噤若寒蝉;如果你是一个普通日本百姓,在邮寄信件、邮政储蓄的时候,会更多地看到柜台那边的笑脸,而不会轻易遭遇“横眉冷眼”。但是,如果你是到东亚邻国的观光客,只需稍加留意,就可以看到咒骂小泉的文章,以及对日本的疑虑、指责与批判。
一个身影渐行渐远,隐约之间,是那个哼唱着“我永远是偶像”的政客,以及捧着父亲遗嘱的青年。
为那个身影叫好的,有政治民粹主义者,经济自由主义者,激进的改革派,也有不在乎任何“主义”的家庭妇女。而在邻国,几乎看不到对他离去的“惋惜”。学者们已经在讨论:如何面对小泉后的两国关系,下届日本首相是否还会参拜靖国神社。 (责任编辑:韩美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