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宜昌9月21日电(记者魏梦佳、戴劲松、俞俭)位于湖北宜昌的中华鲟研究所里,20多条15岁左右的中华鲟正摆动着鱼尾,在宽大的水池中追逐嬉戏。该所科研中心主任刘灯红介绍说,它们是中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人工培育生长的第一代中华鲟鱼,最近3至5年有希望培育出人工第二代中华鲟来,将缓解中华鲟灭绝的危机。
近年来,中国政府越来越关注对长江水生生物的保护,以及三峡蓄水成库对长江鱼类的影响。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起,中国便开始对鱼类进行研究保护,制定禁捕法规,并从三峡工程建设起就从设计、施工等各方面尽力考虑水生物的保护对策。
20年来,中国三峡总公司累计投资约3734万元人民币用于中华鲟的保护研究工作,建立中华鲟研究保护基地及自然保护区,开展其人工增殖研究和放流繁殖。1984年以来,中华鲟研究所陆续向长江中放流中华鲟鱼苗500万尾左右。
此外,长江江豚、胭脂鱼、桃花鱼等也都得到了相应的抢救性保护。目前,为保护长江流域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和特有鱼类资源,农业部门已在长江流域建有各级保护区40多个。
然而,长江鱼类的生存和繁衍仍面临考验。据了解,三峡蓄水成库将影响到白豚、白鲟、中华鲟、长江鲟、江豚和胭脂鱼等6种国家珍稀濒危水生生物。
刘灯红说,自2003年三峡大坝下闸蓄水以来,长江水温有所下降,泥沙量逐渐减少,河流周年径流量改变。在夏季泄洪时,江水中的氧气、氮气等气体含量发生变化,造成鱼类大量死亡,泄洪越多的年份,对鱼类的影响越大。由于“变江为湖”,许多适合急流生长的鱼逐渐向上游迁移,进而改变了鱼类种群的结构。
最重要的是,葛洲坝、三峡大坝的建设,阻断了鱼类洄流产卵的通道,造成不少逆流而上产卵的鱼类撞坝而亡。据了解,中华鲟的生存空间已由原来的800公里江段16个不同区域压缩到一个面积狭小的区域,而其群体数量也从过去每年3000至5000尾左右,减少到现在的不足300尾。
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魏卓博士刚从鄱阳湖、洞庭湖考察回来,他告诉记者,三峡刚开始蓄水时,洞庭湖的水位下降1至2米,目前水位已下降至5米,很多小支流出现干旱、断流,渔业资源越来越少。加上今年出现少有的汛期干旱,很多水域的渔民现在已经很难打到鱼。以前鄱阳湖到处都是刀鲚,现在已经难觅踪迹。
专家们呼吁有关部门除加大资金投入外,还应在长江沿岸再多建鱼类自然保护区,加强珍稀鱼类的繁殖保护工作。此外,在水库调度时要考虑生态调度,尽可能减小对鱼类和水生生物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