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越王庙的“出生证明”。
记者昨天从龙川县旅游局获悉,最近重修龙川县佗城镇南越王庙时挖出的古庙砖揭开了这座古庙的始建时间之谜,确定为距今656年前的元朝,是目前我省为数不多的元代建筑。
南越王庙前身“身世”不清
据悉,由于史料中未留下片言只字,因而历代都说南越王庙的始建时间不详,无从考证,成为困扰考古学家的一个谜团。
据龙川县旅游局局长巫资发介绍,南越王庙这座建筑的前身叫“平寇祠”。宋以前,祀奉赵佗的庙叫南越王故宫。到了清代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南越王故宫改为佛寺。时任龙川县令的臧琮,就在不远处的平寇祠的基础上加以修葺,改名为“南越王祠”,前殿祀南越王赵佗,后堂祀曾在龙川为官政绩不俗的苏辙等“十贤”。
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当时的龙川知县胡一鸿看见南越王祠屋舍狭小,椽木腐烂,便将南越王祠改建为三楹并改名为“南越王庙”,至今仍保留着的庙门石额镌“南越王庙”四字,也为胡一鸿所题。庙中间祀奉南越王,东西两庑祀奉“十贤”,变成了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后殿右侧墙上镶有一块长宽1米的胡一鸿知县重修南越王庙的碑记,碑文对南越王赵佗的政绩及后人为纪念他而多次修建庙宇的过程作了详尽的记述。因此,南越王庙的来历很清楚,而其前身“平冠祠”的始建情况,却一直无从得知。
拆庙挖出两块“出生证明”旧砖
2005年11月,为保护和开发赵佗文化,推动龙川社会经济发展,龙川县人民政府决定对南越王庙前殿实行拆建扩建。拆庙期间,在堆积如山的旧庙砖中,巫资发发现了有“治平元年造”和“福主尊神”阳文字样的青砖各一块。经考证,治平元年为元朝时期,即公元1351年,距今655年,从而解开了南越王庙(平冠祠)不知始建何年的谜团。
南越王庙重修扩建工程于2006年5月1日竣工。修建后的南越王庙雄风依旧,殿宇壮观,构造精巧,古朴庄重,具有独特的清代建筑艺术风格和较高的研究价值。
据悉,龙川县已经决定在未来5年内投入2900万元,进行佗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发,包括对佗城学宫、“考棚”、越王井、越王庙、佗城百姓街、百家祠的维修等。
小资料
龙川佗城番禺赵佗城都是赵佗建
佗城,原名龙川城。1941年,为纪念赵佗,龙川城改名为佗城。2004年,佗城被列为广东省首批公布的11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岭南最古老的县城。庄严气派的南越王庙就矗立在繁华的佗城古街旁。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命任嚣为主帅,赵佗为副帅,率领50万大军挥师南下,平定百越后,秦始皇在此设龙川县,而赵佗则成为龙川首任县令。到了秦朝末年,中原动乱,赵佗乘中原农民起义之机,据岭自守,兼并了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此后,赵佗又接受汉文帝授予的“南越王”封号,与汉王朝修好。
赵佗不仅创建了龙川佗城,还在番禺建筑了“周十里”的“赵佗城”,奠定了早期广州城的格局和规模。广州儿童公园南越国宫署的发现证明,从南越国开始,广州城市中心就没有迁移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