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免费检测钙”、“免费测血脂”、“免费体验”……在一些药店门口、居民小区、街头巷尾,不时可以看到这类五花八门的“义诊”活动。不少药店还有一些不明身份的“坐堂医生”为顾客诊断看病。这些花样百出的“义诊”不过是药店、厂家变相卖药或推销医疗器械的幌子。
“义诊”是假 卖药赚钱是真
9月18日上午,记者在乐群路看到一家药店门口摆着一张桌子,桌上的牌子写着免费测血糖、血脂等等,桌上还放着一些仪器。一位身穿白大褂自称市内某大医院退休的女医生正在给病人看病,旁边另一个穿白大褂的年轻女子用仪器在给一位自称头晕的老人测量。只见测了一下,年轻女子便在一张单子上填了几个数字拿给医生,医生拿到单子看了一眼便对老人说:“你心脏供血不足,所以头晕,我开点药给你吃就行了。”她还对老人说:“医院给你开的化验单不要去检查了,吃点我开的药就行了,哪有那么多的钱去检查。”这句话似乎说到了老人的心坎上,老人满意地点头说不检查了。接着这位医生顺手在这张单子上给老人开了6盒“舒可心”药,她还告诉老人说,这药药店里有卖,就在这里买就可以了。
记者在这里不到10分钟,便见这位医生给两位病人看病开药,而且给每位病人开的药都是好几盒。当有人问能否少开一些时,她不高兴地说:“你这个是慢性病,这几盒能吃好就不错了,还嫌多!”
当记者提出头有一点晕,想请她帮看一看时,这位医生好像看出了什么,警惕地说:“你年轻人有什么病,我们这里专门治老年人病的,你还是到医院去看吧!”
记者还发现,这里不仅看病,还做起了抽血检验工作,也名正言顺地收所谓的“材料费”。记者看到一位老人正用棉签压着手指,原来她刚抽血检测血脂浓度。随后老人从口袋里掏出4元钱给抽血女子。
当记者问抽血的女子:免费检测为什么要收钱时?她说:“这是材料费,每次4元。”记者还看到一件“有趣”的事情:一位抽完血的老人拿出20元给女子找钱时,女子趁老人与“医生”交谈注意力不集中,只给老人找了6元钱。老人接过钱后顺手放进了袋子,但过了一会老人发现不对劲,把钱拿出来对女子说:我刚才不是给了你20元?这时该女子才尴尬地说,我忘记了。
“义诊”骗人花样多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以各种免费检测为名,用简单的仪器粗略为患者检查后,指出被检查者得了严重的疾病,向他们推荐某种价格不菲的药品外,一些商家还以举办报告会、讲座、咨询会、免费体验等向市民推销药品或保健器材。
一些商家抓住老人十分关心自身健康、渴望尽快恢复健康而对各种“免费咨询”、“免费检查”活动很容易产生兴趣的心理,在活动中利用中老年人图便宜、对新知识了解不多的特点,大肆宣传产品如何便宜、疗效神奇等等,老年人一旦挡不住诱惑,就会掉进陷阱。在各种报告会、专家讲座、咨询义诊活动中,商家请来的所谓“专家”往往夸大某些正常的生理现象,并采取心理暗示等方式对听讲者进行“洗脑”,使听了“报告”会的人感觉自己的病非常严重,然后花上几百块、上千块钱买药治病,不知不觉中上当受骗。有的“专家”在给病人看病时,想方设法把病情说重,还表示只有长期治疗才能见效,然后开出几个疗程的药品,诱导患者多买药。
记者了解到,一些商家还以免费赠送为名推销药品。在免费赠药的过程中,主办方不是说需要搭配另一种非免费药品,就是说赠的药量太少,还得吃几盒才能见效,而这部分是不免费的,参加“免费赠药”活动的人最后才发现上当受骗。此外,还有的药商为了逃避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以组织老年人外出游玩为幌子,在旅途中推销产品。组织者往往以低廉的价格组织“一日游”,在旅途中推介某种药品。由于其流动性强,往往不易被执法部门发现,而且打着旅游的幌子,让人们放松了戒备。
据了解,借“义诊”搞促销的产品中,相当部分产品是非正规厂家生产、无国家正式批号、知名度不高、疗效不明显的或者是过期失效的,甚至有的是假冒伪劣产品。这样的产品,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相关部门:义诊卖药违规
据悉,卫生部2002年2月出台的《关于组织义诊活动实行备案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义诊是提供医疗、预防、保健等咨询服务的非商业性社会公益活动,医疗保健讲座等也属义诊范围。无论在街头或药店,义诊都不能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咨询服务,不得提供或推销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或从事其他商业活动。义诊活动的举办者必须是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执行人必须是具有资质的执业医师。其他任何企业、行业组织和个人都不得自行举办。
对于一些所谓的“坐堂医生”在药店里为顾客诊病和各种免费检测行为,市卫生监督所李副所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一种违规行为。他告诉记者,只有合法医疗机构,卫生部门才会发放行医许可证。药店不是医疗机构,所以没有资格在店内行医。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假义诊活动,李副所长说,这类假义诊有一些特点:他们主要在一些特定的场所,针对特定的人群开展。主要针对一些中老年人渴望健康长寿的心理,打着义诊的旗号,请来一些所谓有名的专家、教授给中老年人看病,从而诱导大家购买他们指定的药品。他提醒广大中老年人,有病要到正规医院去检查,不要因为这类义诊不要钱就去检查,更不要轻信这些义诊的结果。
义诊活动必须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在指定的场所开展,参加义诊的医生必须具备执业资格证。市民遇到义诊活动,欲接受其服务时,不妨先了解一下组织者宣称的医疗机构背景,再打电话查询一下是否有这个机构或该机构是否在进行义诊,以免上当受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