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医院公开售假
早在7月份,宁波市食品药品稽查支队接到市民的举报电话,称其服用“朱砂安神丸”后,嗜睡感较重,怀疑药品质量有问题。让执法人员颇感意外的是,被举报的药品是从位于该市江东区的广慈医院配来的。 这是一家正规医院。执法人员立即抽检被举报医院的相关药品,发现所销售的“朱砂安神丸”微生物限度超标,并非法添加了类似西药的地西泮成分。依据我国《药品管理法》,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的,即可判定为假药。
合法主体制假贩假
有关专家认为,与以往类似案件不同的是,最近发现的几起假药案中,假药多是在正规医院和药店内发现的。这说明假药已渗透到药品流通的要害环节,而非像前些年那样仅仅通过街头兜售或邮寄形式,具有更强欺骗性。
分析四起假药案,宁波市药监部门认为合法主体制假贩假的手段巧妙,特点有三:一是造假的药品以中成药居多。二是外包装精致,说明书与真品基本没有区别或只有细微区别,一般人很难辨别。三是夸大疗效范围。在市区一家药店发现的非处方假药“乌贝颗粒”,明明只适用于治疗胃痛泛酸,却被夸大为能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且有可收敛止血的功效。
暴露药品监管漏洞
宁波市药品稽查支队相关负责人认为,导致假药流入正规医院、药店的主要原因是流通环节出了问题。另外,一些药店贪图便宜,从不正当渠道进药,也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针对假药案出现的新情况,宁波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史小华认为,“一些企业和不法分子为一己私利以假充优,将药品制成毒品,既是市场经济不完善带来的体制性‘毒品’,也暴露出政府监管部门工作不到位的障碍。身负公共责任的政府部门决不能层层失守,让攸关性命的药品安全监管形同虚设!”人民日报(何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