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皖推出整体对接合作新模式
■本报记者 孟歌 王永群
“上海与安徽产业结构各有特点,经济互补性很强。双方通过新探索和紧密合作,使上海的信息、技术、管理、人才等优势和安徽的制造业、资源等优势结合起来,互利合作、各展所长,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将形成分工联动、区域合作的新机制。 ”日前,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在皖沪经济技术合作会议上表达了上述意愿。
在合作会议上,安徽省省长王金山和上海市市长韩正双双签下两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的协议,至此,两省间合作实现由零到整体的突破,而一些重点领域的合作正式浮出水面并成为区域合作新亮点。上海有实力的企业将参与安徽核电项目和两淮煤层气项目开发,安徽将选择一批有优越条件的省级开发区,部分或整体承接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上海内外资产业、资本和技术的转移。安徽将优先提供适应上海市场的安全优质农产品等,这意味着双方以互补为新契机的合作正在深入推进。
据安徽省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上海在安徽投资300万元以上项目达726个,总投资600多亿元。而今年1至7月,上海在安徽投资300万元以上项目达629个,总投资623亿元,占安徽利用内资的十分之一以上。同时,安徽在上海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1.5万家,注册资本达160多亿元。安徽优质农产品正成为上海市民的首选,安徽几百万人的劳务大军在不同层面上支撑着上海的各行各业。
“从长期可持续发展趋势看,沪皖政府之间进行合作是必须也是必要的,政府合作与民间项目合作不同,政府要解决的是两个不同行政区域间的投资环境与政策环境,是宏观层面问题。双方要尽快在投资环境上达成共识、在投资领域上形成意向,可使资本要素流动少走弯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沪皖之间此次在‘大政方针’上达成共识很及时、也很重要。”长期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的安徽省政府参事室参事王傲兰说。
事实上,上海是中国经济要素最先进的地区,虽然金融、贸易、服务业高度发达,但区域内的循环已无法满足自我生长的需要,必须选择更加开放的视野,将地理和心态的封闭彻底打开,从而迎来自我完善的机会。从小长三角到大长三角再到泛长三角,地缘相近、产业关联度高的地区被先后纳入,圈层渐次扩大也是区域经济自我成长的要求。
而对安徽来说,在中部崛起及国内外产业渐由东部向中部转移的双重利好条件下,各行业正面临着做大做强的黄金期。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技术创新活力明显不足,虽然拥有相对雄厚的科教资源优势,但由于技术限制,一些大科学工程一时不能迅速转向高技术产品的生产,因此技术创新和为技术创新搭建制度性平台,将是经济可持续增长、增强竞争力的关键。另一方面,突破区域间行政壁垒,发挥主导产业优势,变潜在优势为现实优势,则是当下增强实力的突破口。
“其实,即使在小长三角内部,一体化水平也并不是很高。经济学上经济圈有四个具体要求:距离相近、体制相同、产业相关、实力相当。在经济圈里最重要也是当下各个经济圈最为薄弱的环节就是产业不相关。长期以来,竞争繁荣了长三角,但计划经济的条块分割以及行政分割下的诸侯经济,各为GDP,协作不足、竞争有余,无所不用的产业竞争使长三角经济圈‘很受伤’。”王傲兰说。
上海转身与中部省份的安徽开展深层次合作,并不特别强调经济圈的概念,更多是从区域产业成长的地缘性来寻求合作,赋予其实质性内涵,真正实现区域成员共同分享群体增长的要素资源、经济机会,让二者成为真正互动发展的同心圆。
根据协议,皖沪两省市将在九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一是加强区域合作,上海积极支持安徽有关城市参与长三角城市专题合作和有关活动,共同参与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等。二是加强能源合作,共同推进淮南、淮北、马鞍山发电机组建设,上海在能源技术和能源设备制造方面优先与安徽开展合作等。三是强化交通运输合作,争取早日实现高速公路网道路交通运行信息互通和共享,实现不停车收费系统技术标准的统一和跨省市应用,实现跨区域联运应急处理;积极支持上海企业优先参与安徽港口、航班、航线建设等。四是加强产业与园区合作,上海把安徽列为产业扩散重要备选地,安徽支持上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安徽开发工业园区,建立两地产业转移交流合作平台等。五是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交流合作,两省市相互开放国家级和省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等机构,建立有利于双方科技发展的人才培养和流动机制等。六是加强农业合作,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对接机制。上海将进一步畅通农产品绿色通道,并支持安徽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入上海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等。七是加强旅游合作,推进无障碍旅游,实现旅游资源与市场有效对接等。八是共同参与举办世博会,安徽将在全省组织力量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九是强化合作机制,开展两省市经常性高层互访,研究决定重点领域合作规划,协调推进重大项目。
安徽将产业与园区分类整体推出,不仅以产业集群效应打破单个企业的垄断,更将提升安徽产业集群竞争力。以引进战略投资者为主要形式,不仅要引进资金,更重要的是引进先进技术、管理和市场,通过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资合作,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和国企股份制改造,跨越式提升竞争力。抱团招商对产业集群的升级作用比较明显,可以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而这些举措正是上海寻求进一步发展空间的方向。
“两省市的做法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区域经济内部流动路径,交通只是因素之一,城市区域间行政隔阂和制度隔阂的打破,是比交通条件提升更为重要的条件,下一步重点是政府人才和制度储备能否达到对接状态。”王傲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