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楼市对外来人士有多大吸引力?先锋派作家代表人物马原、格非纷纷从上海、北京赶来订购说明了什么?为教师阶层量身定做的苏州石湖之韵为什么大量吸引文化名人?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下人们的居住社会文化心理已经发生微妙变化,人们从对房屋质量的简单要求,转变为对大自然、文化氛围和人群的综合性要求。 这种变化对房地产商来说是一个警示信号,另一方面来说,人们的社会、文化心理变化,也暗示着生活方式导向性的转变。
马原、格非直奔石湖
今年5月1日下午,中国最重要的先锋派作家代表人物马原出现在苏州住宅博览会上,他是来签名售书的,而更重要的是,他是作为苏州的一个房地产项目——石湖之韵的业主来签名售书的。
现居上海、工作在同济大学的作家马原成为了苏州石湖之韵的业主,这在苏州立即成为新闻。他在住宅博览会上的签名售书活动,不管是否是房地产开发商的安排已经显得不太重要,因为在苏州这个喜欢读书的文化名城,马原拥有他的读者,尤其是在文化圈内,马原的名头是很大的。他是先锋文学在中国最早的模仿者,他的小说对包括苏州人苏童在内的当代作家、尤其是对先锋派作家发生过深厚的影响,他的语言和叙事风格受到大量读者的追捧。所以马原成为当天的新闻人物并不奇怪,在现场的500本书很快就签售一空。
马原成为石湖之韵的一名业主同样成为苏州新闻,几个月过去了,马原为石湖之韵房产增加的一抹文化特色仍然不曾褪去,事实上在相当长的时期已经不可能褪去。就在此时,另一位紧随其后成为先锋派作家代表人物的格非,也成了石湖之韵的业主。现居北京、工作在清华大学的格非由于是第二个入住石湖的著名作家,尽管没有赶在重要活动签名售书,其新闻效应也不如马原,但格非以及其他文化人如画家、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张永等人的入住,却使马原所产生的新闻效应开始放大:为什么这么多文化人奔向石湖?苏州一个普通的楼盘到底具有何等神韵?
山水独具近市区
石湖临近市区的地理位置和独有的自然条件是它优势。昨天上午负责石湖之韵项目开发的江苏吴中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周晓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几个数字,以显示石湖的自然条件。
2000年文脉:这里是历史文化圣地,贤人雅士隐者历代不绝,宋代学者诗人范成大也曾隐居于石湖,现存其旧居。5000亩湖水:石湖湖面5000亩,为太湖13景之一。15000亩国家级森林公园:石湖国家级森林公园在1992年由林业部批准,森林面积15000亩,林木覆盖率95%以上,植物300多种涉及89科。60000多名师生:石湖的人气主要靠国际教育园,这里目前有6万多名师生。12万人口发展规划、100万平方米规模社区、6亿元市政建设。这些数字除了说明石湖是苏州城市边缘绝无仅有的自然生态宝地,同时说明了它的区位优势。周晓峰说,这里的升值潜力很大。
首批业主之一、江苏东吴外国语师范学校老师陈健说,“我把石湖看做都市放牧之所,这里最具价值的是山水。杭州西湖山与水有4公里间隔,苏州的石湖却是山水相连。石湖之韵就占据了这一片最好的风景。可以说,石湖之韵是都市里的村庄。”陈老师在1998年,从每平方米995元的龙港二村搬到每平方米1924元的美之国,当时他的举动引起亲戚朋友的惊讶,他很在意环境。现在又要搬到石湖,他说追求的文化韵味和山水的情怀,而这样的机会不会多了。
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画家张永说,“我来自北方,又是画家,在苏州生活特别在意苏州的水。每当经过拥挤的市区楼房,心里总是很不舒服。我是个喜欢独自享受清净的人,与现代都市生活不合拍,远离城市喧嚣一度成为奢望,只有带学生到水乡写生、领略山光水色时,心里才透明爽快,于是更加渴望到山水绝佳处居住。”目前城市喧嚣已经为人所忌,但真正的田园和山水又实在难寻,所以石湖的开发成为一大亮点。
居住人群有定位
江苏吴中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周晓峰介绍说,开发石湖之韵之前大家并没有现在这么乐观。当时石湖很冷清,可以说周围还都是不毛之地,交通也不便利。但决策者看到了它的优异品质,也看到了其交通可达性前景,因为这里离市区距离实际上很近。而当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参数,那就是国际教育园,因此才有了房屋销售的人群定位。
周晓峰说,房地产开发要定位一个人群可不容易,即使高价位的别墅也只能是定位在有钱一族,却不能圈定一个文化阶层。石湖却具备了这个条件,因为这里毕竟离市区有一段距离,困于工作、子女上学和经济实力的普通老百姓,买在这里不大现实,而教师阶层则具有这个条件,所以当时定位就是教师阶层,并承诺在今年3月开盘时,只要具有教师证,不管是苏州的还是外地的,包括全国各地,都可以享受每平方米500元的优惠,这一承诺更加吸引了广大教师阶层,事实上也是从销售价格上对人群定位进一步做了推动。据我们的销售记录,即使到4月1日后教师不再享受500元优惠政策,但仍然有三分之一以上教师前来购房。当然存在其他非教师群体甚至文化层次很低的购房者,但即使文化层次很低的购房者,也许同样看中这里的文化气氛。
周晓峰说,著名作家、先锋派代表人物之一、清华大学教授格非先生曾表示了自己的意思,选一个人群应该说不难,但要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像苏州石湖之韵这样大规模的社区,能够聚集一个相对比较固定层次的人群,这在中等城市比较少见。其实刻意划分人群没有意义,结构单一也不是什么好事,但自然的形成则有利于社区人文的养成,很多文化人的汇聚将有可能给文化圈的业主带来意外的惊喜。
石湖能否成文化特区
由于北京、上海等地的著名作家和苏州本地的文学艺术界知名人物在石湖买了房子,所以有人乐观地预测,随着苏州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崛起,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名城苏州将吸引更多文化名人,也将在某一个地方如石湖形成一个知名的文化圈。
苏州一位青年书法评论作者刘先生认为,苏州文化的基数是很可观的,各艺术门类都有大量的人才和群众基础,虽然一出名就可能到文化中心北京等地发展,但基础和土壤依然存在。文化重心一时间不可能从大城市尤其首都北京转移到中等城市,但一些必须静下心来玩味的东西却可以在苏州等地完成。我们不能期望名人入住苏州就能使苏州形成全国性的文化中心,但他们的到来对这个城市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苏州大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文学评论家说,一个城市的文化氛围与大众阅读、文化活动等多种因素有关,著名文化人的数量当然也是文化的一个参数,可以使城市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当记者问他苏州石湖或苏州其他地方能否在将来成为文化特区时,这位评论家说,通常我们在大学形成一些文化圈子,在社区还不多。北京等地有一些名人聚集,但应该说都是临时性凑在一起的,必然还是要依托大学等单位。苏州经济文化发展很快,吸引力很大,一些名人对选在苏州居住有兴趣,其实在古代许多官员也这样选择,苏州的城市形象和居住环境在发生作用。石湖可能会吸引更多名人,但要发展成为一个有成绩的文化区,则难以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