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华乾
据媒体近日报道,卫生部原副部长殷大奎说:医院、医务人员成为众矢之的,政府、社会、医院都不满意,不少医生都改行卖药或卖医疗器械去了。医生子女愿意做医生的比例只有17%。他提醒,如果医患关系紧张的话,最后受损的还是患者。
这番话发出了一个信号:我们一向认为是黄金职业的“医生”,其职业价值已经缩水———人心不稳,萌生去意,甚至已经“改行”。无论如何,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如果现有的医生都要走人,我等如何求医治病。如果现有的医生、护士们“人在曹营心在汉”,还能保证医疗质量吗?最后受损的当然是患者。
面对如此严重的问题,国人还不该深刻反思:“医生改行”究竟是谁惹的祸?
显然,“医患关系紧张”是罪魁祸首!
再细究下去,板子似乎应该打在患者身上。因为,患者以前享受公费医疗,什么药都可以开,现在变成了自己也得掏钱,而“看病贵”问题又如此突出,他们心理上自然会发生变化,普遍与医生产生了对立情绪,少数患者还有“极端行为”……有一幅漫画:医生问患者:“哪里不舒服?”患者答:“我看你就不舒服。”
照此逻辑一推,“医生改行”是患者惹的祸?
笔者是不同意此结论的。
第一,目前,医生和患者是一对矛盾。医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患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乱开大处方、拿回扣、红包的是个别医生,患者是被动的“埋单”者、受害者。
第二,患者深受“看病难、看病贵”之苦,表示一下不满,提几条建议,也在情理之中。新闻媒体行使一下舆论监督权力,也是它的职责所在,只要不是虚构事实、恶意中伤,就不是对医院、医生的“妖魔化”。
第三,不少医生改行卖药或卖医疗器械,并不说明他们承受不了“众矢之的”的社会压力,相反说明:在医院、医生已受到高度关注的情况下,卖药、卖医疗器械这块“领域”可能更有利可图。
有人认为,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是一个谜局。行风不正、商业贿赂、监管不力,只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医疗体制改革未能到位,核心是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是走市场化道路,还是实行政府主导。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样一个深化改革的系统工程,具有复杂性、长期性,不可能一步到位。政府、社会、医疗机构都要多研究、多思考,建好这项民心工程,医者、患者应多沟通、多理解,尽量缓解紧张关系。
但是,无论如何,作为医院和卫生管理部门,要多从自身的角度反省一下,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完善监督机制,把住药品、器械采购关,杜绝大处方、回扣、红包现象,努力降低医疗费用,真正让老百姓吃得起药、看得起病,这总该是自己的良知和职责所在吧!
来源: 华龙网 2006-09-22 05: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