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商报报道商报记者 韶静 报道南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哪些制约因素?又该如何解决?昨天,2006年南京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200多名南京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就如何转变南京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了探讨,为南京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决策建议。
问题一:金融支持力度不够
现状:南京的金融约束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如信贷资金投放结构不合理,目前南京的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大多仍滞留于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和基本建设等比较粗放的行业和项目,高科技中小企业支持严重不足,2006年南京市民私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而金融机构对它们的贷款余额仅占全部余额的20%。此外,环保建设的资金投入也不足,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形成。而且,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能力也相对低下。建议:“只有把资金用在‘刀刃’上,才能让有限的资金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生较大推动。”南京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博导裴平教授表示,信贷资金要重点扶持对经济增长方式有重要意义的行业、企业及项目。创建多元化的环保融资体制,利用政府的信用及当今活跃的金融市场进行融资,如以市政府为发债主体,或以市政建设公司为发债主体,在资本市场公开发行市政债券等。同时,要鼓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首先可以选择一批符合上市条件、有上市意愿、对地方经济带动能力强的企业,支持其进行股份制改造,争取上市融资。其次,利用好上市公司的资源,通过并壳让壳,让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企业上市。积极拓展债券、期货、信托等市场,如南京上市公司在全国率先尝试发行的可转换债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问题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现状:在南京城市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在第二产业中,重工业比重又明显占据70%优势。在南京的第二产业中,能耗大污染程度高,对环境压力大的企业比重也很高。科技产业、文化产业、环境产业等发展速度相对不快,比重不大。建议:中共南京市委党校讲师黄科认为,南京要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如规范厂房的模式与投资密度,提高工业用地的集约水平;优化产业集群,把工业企业向开发园区集聚,降低成本、激发创新;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和新兴都市型服务业,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打造好“中央商务区”。
问题三:观念更新慢影响自主创新
现状: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南京许多观念更新较慢,加上体制弊端,严重影响了城市日益市场化条件下的创新,如职能转换意识、“软件”投入意识、体制创新意识、技术市场化意识、信息资源共享意识等还相对较弱。建议: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颢翰提出,首先要确立新的增长目标与发展道路,要从思想上摈弃“速度型”经济增长目标和以“低成本生产要素优势”为竞争手段的理念,转向“以结构和质量为核心目标,以高素质生产要素优势为竞争手段和增长动力的发展道路”。同时,还要修正现有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增加科技、环境、资源、人文、社会发展等指标,并给予其足够的权重。(2版《要闻》)(编辑 木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