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电(刘童田、赵绍青)整齐的住宅、宽阔的街道……走进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灶一村,人们想不到这曾是远近闻名的“破烂村”──过去由于土地碱化严重,庄稼没收成,大部分村民以收破烂为生。灶一村村民说,是包村干部给我们带来了好日子。 东营市二十多年如一日,不断完善、创新干部下派帮扶机制,把干部下派与解决“三农”问题有机结合,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所帮扶的438个村发生了根本变化。
真帮真扶,在增收增效、推进农业产业化上下功夫,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
东营市的下派干部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实施产业帮扶、政策帮扶、科技帮扶,给农村经济腾飞插上双翼。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对地处偏僻的利津县明集乡“北十村”来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成为发展的障碍。联系帮扶这个乡的东营市委书记石军帮助筹措资金500万元,对十个村内5000多米街道进行硬化,改变了村容村貌。
东营市政府办包村组结合河口区最北部的后毕村的实际,提出了打破传统观念,跳出常规农业,发展高产、高效、生态农业的新思路。今年,他们投资50万元建成了占地500亩的绿色生态示范园,发展“上农下渔”立体化种养模式,台田上实行枣菜间作,种植冬枣和蔬菜;堤岸上新建羊舍、鸡舍,发展小区集中养殖;坑塘里养殖优质鱼虾,让农民实现了“立体”增收。
利津县毛坨村盐碱地多,多年来村里的群众一直把它当成“包袱”。东营市农业局包村组充分发挥部门优势,与村“两委”一起研究制定激励政策,并协调资金,积极引导帮助村民开发盐碱地。去年以来,他们完成了7000亩“上农下渔”开发项目,使全村人均增加耕地6亩。盐碱地变成了毛坨村最大的“财富”。
为确保不让一户群众在致富路上掉队,下派干部特别关注农村困难群体,专门捐款近130万元,帮助孤寡老人和贫困户学科技、用科技,筹资金、上项目,使90%以上的困难群体找到了致富路子,实现了脱贫。
多年来,下派干部先后为所在帮扶村无偿引进各类建设资金3.56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677个,发展各类专业村367个,八成以上的农户进入产业链经营,所帮扶村民人均纯收入由1985年的不足600元增长到2005年的4500元。
“下派干部不仅带来了钱物,还教会了我们工作方法,带来了新的思路”
东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玉君介绍,自1985年以来,下派干部举办各类农民培训班1000多期,建设文化大院321个,积极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被帮扶村群众的市场意识、科技意识、法律意识明显增强。
“下派干部不仅带来了钱物,还教会了我们工作方法,带来了新的思路。”东营区龙居镇龙西村的党支部书记王建设说。过去由于没有村庄规划,几次想进行村民房屋拆迁,最终都无法启动,总是不了了之。东营市民政局包村工作组来村之后,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改变过去的工作方式,挨门逐户去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同时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帮助拆迁户解决实际困难,使群众主动配合村“两委”的工作。今年,涉及49户的拆迁工作顺利完成,两条宽阔的街道已现雏形。
东营市油区办驻垦利县西宋乡卫东村包村组充分发挥该村位于“黄河口生态观光园”腹地的优势,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去年,他们请来专家办了三期农业技术培训班,进行蜜桃技术指导。过去群众种桃产量低,也卖不出去,现今他们生产蜜桃1.2万斤,并“登堂入市”摆上了省内外各大超市。
群众不富不撤离,班子不强不撤离,农民素质不高不撤离
东营市从1985年开始,以“部门包村、干部蹲点”为基本形式,从市直部门选派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年轻干部组成工作组,进驻贫困村开展为期一年半的帮扶工作,并限期完成脱贫任务。20多年来,已连续选派13批2600名市直机关干部到农村工作,大大加快了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
为使下派干部驻得下、见成效,各派出单位坚持“前方出题目、后方做文章”,实行“帮扶工作优先研究,帮扶资金优先落实,帮扶服务优先到位”的政策,每月一名部门班子成员到帮扶村蹲驻4天,主要领导每月至少到村现场办公一次。东营市委成立了专门的下派工作管理机构,负责对干部下派工作的日常管理。各工作组建立了学习、考勤、廉政、记民情日记、建民情档案等制度。同时加强对下派干部的监督管理,进行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为避免下派干部走过场、搞形式,东营市委组织部与各帮扶单位、驻县区工作队,各帮扶单位与下派干部,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要求群众不富不撤离,班子不强不撤离,农民素质不高不撤离。每批下派工作结束时,市委组织部都对各派出单位、工作组和干部个人的综合表现进行考核。由所驻乡镇党委、政府,所帮扶村“两委”、群众代表进行不记名投票评议,考核结果记入本人档案,与干部的评先树优、提拔使用挂钩,极大地调动了下派干部积极投身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