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逾八成网友不支持上海新版教科书的做法
新快报讯据《青年周末》报道,于今年9月正式启用的上海新版历史教科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而参与编辑此版历史教科书的人认为这个争论不但迟缓而且没有任何意义;上海市教委则以课改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一切未有定论为由,对此事采取不予回应的做法。 据悉,书中淡化“毛泽东、长征、殖民侵略、革命、战争”,盖茨取代毛泽东;大幅削减古代史内容,用所谓当代文明史取代中国史;营造所谓“和谐史”,革命、战争、苦难内容被大幅删减,南京大屠杀内容只在初中部分简单提及;高中部分完全抛弃传统中国、世界编年记史的方式,改用一部笼统的“人类文明史”代替等等。某网站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不支持上海新版历史教科书淡化“毛泽东、长征、殖民侵略、革命、战争”的做法的比例占到八成多。
四大争议
争议一 内容删减体现创新精神
新版教科书,初中的中国史和世界史被从三年压缩到了两年,而高中仅有的一年历史课如今只集中于文化、思想、文明。高中部分王朝更替、国家兴亡,革命与战争,殖民与反殖民等传统的历史编纂内容全部都没有,代之以“大河文明”、“海洋文明”、“草原文明”等泛泛而谈的内容。反对者认为,看完这套教材,你基本上不知道各个西方国家的盛衰,你也不会知道中国近代的屈辱,不知道拿破仑、希特勒、斯大林、毛泽东。有网友认为,中国多数农民起义起因相似,书写历史不需要毫无进展的重复再重复赘余再赘余。还有网友认为我们必须从过去历史的泥淖中挣脱出来,除去历史意识形态渗透的毒素。
争议二 文明史取代编年史
据2004年11月上海市教委印发的《〈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行稿)〉说明》:初、高中的课程内容都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文明史为线索、框架而编制的。初中阶段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高中则以“人”、“生产力”、“交往”等影响文明进程的要素为内核架构主题,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等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与成果的各个重要层面,以点带面,凸现文明特征。反对者网友“陶短房”认为,这就是在消灭历史。赞同者认为,对于一个初高中生来说,不知道汉武帝跟不知道路德维希二世没什么区别都不重要。只要通过六年的历史学习,他能了解到自己所归属的中国文明的魅力,走出国门不至于被淹没同化在复杂的种族人群中是教育的成功。
争议三 全球史观完胜民族史观
高中教科书不分中国史和世界史,只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出发阐述历史。侧重介绍宏观的历史框架,比如法系、民族国家、瘟疫、种族与人口等等。反对者说,目前,世界各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几乎都把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赞同者则认为历史教育的重点并不是在于记住多少事件发生的时间,而是培养学生思考历史的方法和能力。
争议四 时代元素代替经典历史内容
新版教科书增加了文化和科技等新课题,经济成长、发明创造、对外贸易、政局安定、全球化和社会和谐出现在教材里;摩根、盖茨、纽约股票交易市场、美国太空船、日本子弹列车等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事物也都出现在新版教材的显著位置。一名高中教师在网上讽刺说:“你想要学生记住古代服饰的设计,还是秦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历史是由人民创造推动并没错,人民说来好听,这是个笼统、模糊的概念呀。历史上的人、事都没有,这还叫历史书?赞同者认为,今天的孩子需要去根据他们生存的世界来了解他们需要的知识。以新世纪的名义,教育要面向未来的需要,教科书内容应该与时俱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