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一场小雨如约而至,2006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也接近尾声。本以为逐渐撤离的影像展板面前会变得些许萧条,然而,当我们走在平遥古城的七十二条蚰蜒巷时,却发现摄影师、游客甚至当地百姓几乎都在谈着同样的话题,那就是平遥国际摄影节。
如果将与摄影展结缘的各界人士的心声汇成一句话,那就是“摄影展圆了地球村的梦”。
9月21日,记者采访了平遥摄影展组委会副主任王悦。
山西晚报:在平遥摄影大展结束之际,您能做一个整体回顾吗?
王悦:细细盘点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几年来的成长经历,可谓收获多多。其实今年是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转型年,是一个升华,因为今年摄影展的发展势头很好,总结起来就是“国际性强,艺术性浓,人气旺,可持续发展的态势明显”,这四个特征将使这座本身拥有巨大文化价值的古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认同,同时也为中外摄影艺术家们提供一个交流展示的机会,构建一个对外开放、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的山西之窗。
山西晚报:今年摄影展的人气很旺,您是怎么看待这种发展态势的?
王悦:其实这也是我们的困惑,去年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共展出了11000余幅图片作品,当时很多人建议数量太多,都看不过来,虽然今年我们也想把摄影展控制在8000幅,但是大家对摄影展的热情很高涨,所以我们只能广开胸怀欢迎各位摄影家参展。不过明年我们肯定会提高门槛,也会将今年的不足进行改善。
山西晚报:我们今年在摄影展中看到了很多与以往不同的亮点,您能总结一下吗?
王悦:在这次摄影展上,我们能看到很多国际上有名的摄影大师,比如普雷基先生,他在去年的摄影大展上就与我们签订了今年参展的协议,因此他才会凝聚很多国际摄影师的力量,将美国联系图片社的作品搬上平遥的展台。毫不夸张地说,此次摄影展就是一场国际盛宴。
在摄影大展上,学术氛围也是十分浓厚的,这也是我们打造国际文化品牌真正需要的东西,在这12位国内外优秀的摄影评论家中,不乏一些先锐的观点,为了保留大师们的智慧,我们也会将这次论坛和学术交流的资料收集成册,专门出一本论文集,以便满足国内摄影人对摄影艺术的需求。
今年大展还大规模地开办了学院展,这也是我们吸收新鲜血液的途径,它将为中国摄影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最后就是摄影大展的市场化运作,今年有很多的图片都与法国巴黎某拍卖行达成了交易协议,他们的作品很快就将到国外参展,从而走进收藏家的视野,体现自身以及图片的价值。
山西晚报:那您能谈谈这次摄影展以及古城的变化吗?
王悦:我觉得是影像作品让百姓们更自由了,让摄影家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摄影展让百姓们的眼界放宽了,让他们更有追求,生活更丰富,腰包也鼓了;再拿摄影家来说,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年年参加平遥国际摄影展,又是什么动力吸引着他们来到平遥,我想这就是大展本身的魅力,也是古城文化底蕴的积淀。总体来说,我们达到了目的,慢慢将古城打造成了一张国际名片。以前古城内的外国友人很少,但现在就不同了,我们能见到外国摄影家,能见到他们的作品。而路透社和美国联系图片社的负责人都表示,他们在2007年还会来平遥,还会为摄影大展奉献自己的作品。
山西晚报:那您对2007年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有什么样的期望?
王悦:我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是我们的前景看好,我们一定会通过平遥这张国际名片来吸引更多的摄影人群,同时我们也要开创市场运作的前景,为摄影师创造更大的摄影价值。我们希望今后的平遥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本报记者 孙轶琼 任志霞
本报记者钟清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