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近几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县域经济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县域经济发展加快,整体实力壮大,竞争力增强,形成了强县率先发展、中间县加速崛起、欠发达县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目前,进 入全国百强的县已达20个,总量居第二位。但与发达省份比,山东县域经济发展仍存在差距和不足,需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县域经济地位举足轻重
(一)县域经济已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
2005年,县域行政区域总土地面积14.9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95.1%;年末人口总数8230万人,占89%;实现生产总值14650.1亿元,占79.3%,县域地方财政收入501.52亿元,占46.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160.08亿元,占84.7%,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所占比重在50%左右。从经济总量来看,县域经济主要指标已占全省的三分之二,其他一些重要指标也均占较大比重,县域经济已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见表一)
表一 2005年县域经济主要指标占全省的比重 | 指标 | 单位 | 全省合计 | 县域 | 县域占比重(%) | 年末总人口 | 万人 | 9248 | 8230 | 89 | 行政区域土地面积 | 万平方公里 | 15.71 | 14.94 | 95.1 | 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 | 亿元 | 18468.3 | 14650.1 | 79.3 | 地方财政收入 | 亿元 | 1072.71 | 501.52 | 46.8 |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7274.83 | 6160.08 | 84.7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6126.39 | 4407.28 | 71.9 |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 亿元 | 17103.51 | 9002.27 | 52.6 |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 亿元 | 13381.75 | 6430.93 | 48.1 | |
(二)县域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把更多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让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安居乐业,又要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殷实的小康生活。新农村属于县域经济的范畴,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三)县域经济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
县域经济是城乡结合部,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可以改变公共产品的分配结构,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范围,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缩小城乡差别。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从发展情况看,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基础,促进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共建,城乡对接,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也能分享现代化的文明成果。
(四)县域经济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程度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强相关关系。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二、三产业能够创造出较多的就业岗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县域经济发达,企业众多,市场就业空间广阔,不仅使本地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还能吸纳大量外来农村劳动力就业。
二、县域经济发展已具备较好基础
(一)整体发展加快,实力增强
2002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相继实施了“促强扶弱带中间”、“三个突破”和龙头带动等一系列战略性措施,县域经济发展加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高位运行。呈现出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的发展格局。(见表二)
表二 “十五”时期县域经济主要指标比较 | 指 标 | 单位 | 2005年 | 2002年 | 2000年 | 前二年平均增长(%) | 后三年平均增长(%) | 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 | 亿元 | 14650.1 | 8153.2 | 6333.74 | 13.5 | 21.5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 元 | 17801 | 9929.8 | 7774 | | | 三产比例 | | 12.9:57.9:29.2 | 17.8:49.8:32.4 | 21.7:47:31.3 | | | 地方财政收入 | 亿元 | 501.52 | 278.12 | 228.17 | 10.4 | 21.9 | 出口总额 | 亿美元 | 330.24 | 129.01 | 107.09 | 9.8 | 36.8 | 实际利用外资 | 亿美元 | 98.47 | 44 | 23.63 | 36.4 | 30.8 | 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 | 亿元 | 17103.51 | 5499.58 | 4450.9 | 11.2 | 46 | 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 元 | 14993 | 9565.2 | 7532.6 | 12.7 | 16.2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元 | 4377.35 | 3153.07 | 2659.2 | 8.9 | 11.6 | |
(二)强县更强,后劲十足
30个经济强县作为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排头兵,实力不断增强,竞争力不断提高,有近三分之二进入全国百强。2004年进入全国百强的县达20个,居全国二位,比2003年增加4个,是2000年以来增加最多的一年,且大部分位次前移,与江浙粤相比,山东平均位次前移最多,达12.1个位次。
2005年,30个经济强县完成了全省县域47.5%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955.1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亿元以上20个县,其中10亿元以上的县10个;30个强县近三年经济平均增长19.9%,地方财政收入平均增长26.9%,已超过“2005年中国最发达县域经济论坛”上公布的全国十强五年来的平均增长速度。
表三 山东进入全国百强县名单及位次 | 县(市)名 | 2004年 | 2003年 | 2002年 | 2001年 | 2000年 | 荣成市 | 14 | 21 | 19 | 18 | 17 | 文登市 | 18 | 22 | 23 | 23 | 21 | 龙口市 | 21 | 25 | 27 | 25 | 19 | 胶州市 | 33 | 58 | 54 | 55 | 72 | 胶南市 | 34 | 48 | 49 | 57 | 87 | 蓬莱市 | 40 | 57 | 59 | 77 | 88 | 即墨市 | 43 | 64 | 79 | 92 | 121 | 邹城市 | 45 | 51 | 45 | 48 | 55 | 章丘市 | 47 | 56 | 78 | 103 | 122 | 寿光市 | 49 | 53 | 67 | 73 | 96 | 兖州市 | 50 | 61 | 60 | 58 | 58 | 招远市 | 59 | 54 | 62 | 65 | 71 | 莱州市 | 67 | 80 | 86 | 81 | 73 | 桓台县 | 71 | 91 | 91 | 97 | 84 | 乳山市 | 74 | 96 | 113 | 112 | 137 | 诸城市 | 76 | 103 | 182 | 178 | 200 | 广饶县 | 80 | 122 | 156 | 166 | 168 | 邹平县 | 89 | 110 | 149 | 181 | 243 | 长岛县 | 91 | 66 | 57 | 47 | 30 | 莱西市 | 100 | 113 | 116 | 127 | 126 | |
30个经济强县城市环境优美,交通设施完善,工业排污和环境治理良好,通讯手段先进,信息传递快捷。2005年30个经济强县,基本上县县通高速公路,户户有移动电话,县均高等级公路138公里,网络用户已占到10.8%。工业废水和烟尘排放量达标率都在99%以上。县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站各1.33个。每百人拥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3.3人。教育水平较高,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初中和高中升学率较高,分别达90.77%和81.47%。经济强县的市场经济也都比较发达,在山东已经成为投资者最具投资价值的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67.8亿元,占县域投资的50%。
(三)弱县提速,势头强劲
2002年以来,山东实施“双30”工程,促强扶弱,强弱结合,东西结合,欠发达县以此为契机,发挥资源优势,选准发展路子,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突破,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15亿元,年均增长17.6%,地方财政收入79.89亿元,年均增长22.3%,工业增加值810.9亿元,年均增长26.9%,农民人均纯收入3449元,年均增长11.7%,分别超过全省4、1.6、8.8和1.71个百分点。特别是工业发展更为突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速度最快,超过经济强县2.9个百分点,工业强县的思想已贯彻到县域经济发展中。
三、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大
山东县域经济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发展势头良好,已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但发展潜力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一)县域间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由于经济基础、历史文化背景、产业结构、创新意识等不同造成地区间的差距较大。2005年,30个经济强县市实现的生产总值占县域的比重达47.8%,地方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分别占34.1%和42.1%,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150.45亿美元、62.42亿美元,占县域的45.6%、63.4%。
从山东省确定的30个强县和30个欠发达县的地区分布情况看,30个强县主要分布在东部发达地区,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威海六市有22个;30个欠发达县主要分布在西部欠发达地区,菏泽、滨州、聊城、德州、临沂五市有24个。
(二)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矛盾突出。近几年来,山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改善城乡二元结构上做出了很大努力。加大对农村、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农村合作医疗、劳动保障制度等多项改革和试点,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从城乡之间的收入情况看,2005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为2.73:1,而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为2.58: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拉大。
(三)与发达省份相比,强县还不够强。在2004年全国百强县中,山东百强县总量居全国第二位,居全国第一的浙江总量比山东多10个,且有2个县进入前10名,江苏和广东总量虽比山东少,但江苏有6个县进入前10名,广东有2个县进入前10名。从全国百强县前10名地方财政收入看,前8名地方财政收入都在20亿元以上,最少的为12.1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最多的江阴市为37.54亿元(2004年数据),相当于2005年荣成市、文登市和龙口市的地方财政收入之和(39.05亿元)。山东虽然进入百强县数量居多,但经济实力仍有较大差距,这反映出山东县域经济的实力还不够强。
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全省上下非常重视县域经济发展,也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做大做强县域经济面临难得的机遇,要增强加快发展的使命感,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引进外资的力度。对发展相对落后的县,随着沿海地区产业不断升级与转移,面临着承接经济辐射、吸引境外资金的好时机,要把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通过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的环境,既要重视吸引外资,又不忽视内资,不断扩大引资规模。要积极创建“服务型”政府,最大限度地实现审批畅通和办事高效;在服务领域上,要由单一搞审批办手续向搞好产业指导、信息咨询和市场体系的健全完善等方面拓展;不断健全行政效能评估监督制度,从源头治理,从机制入手,坚决清除一切不利于环境发展的障碍。
(二)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一是要加强对县域产业发展的协调和支持。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加强协调指导,支持各类优势企业进入县域发展特色产业,加强不同地区之间、中心城市与县域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鼓励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特色产业项目给予专项支持。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产业指导和技术服务。二是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县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不断拓宽筹资渠道,加大对农村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
(三)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要采取“抓大促小带中间”办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要引导规模企业,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国家要在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人才政策等方面,对民营经济给予支持。
(四)加速优势产业集聚,培育特色经济。专业化优势产业是一地区经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资本。山东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特别是经济强县,要抓住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在全国、全球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使自己发展的优势更优,强项更强。
(五)抓好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村级基层组织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坚强后盾,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事实证明,凡是村领导班子强的地方,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也较强,那里的生产生活环境改善就快,农民负担就轻,教育、养老、医疗等公共福利事业就好,外来人气就旺,村内规划整齐,卫生整洁,公共设施齐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就快。(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