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学校分给职工的住房,学校竟然在没有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强行将房屋撬开,并换上了新的门锁,而且这一切发生时还有公证人员在场,这是近日发生在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件怪事。校方的一位部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后竟然说,他所说的话可以不作数,并准备强行将记者的录音设备截留下来,记者在报警后方才得以脱身。
教师宿舍门锁突然被撬
张苏俊,原是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教师,由于学习归来后学校一直不予安排工作,后在调动未成的情况下舍弃档案去了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8月17日,尚在扬州的张苏俊突然接到朋友的电话,说他位于泰州市区口泰路40号的宿舍门被人撬开了,而且还被换上了新的门锁。经过了解,原来当日上午,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监察室一位王姓负责人带着保卫科的人员来到张苏俊的宿舍(教师公寓2幢404室)后,将防盗门和里面的门锁都撬开,并重新装上新的门锁,目前防盗门上还有清晰的被撬痕迹。据说当时现场来了十来个人,其中不仅有学校的工作人员,还有泰州市公证处两位工作人员,其中一位姓徐,此事得到了校方人员的确认。
看到自己的宿舍突然被撬,张苏俊立即找到了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有关人员,希望校方能够把门锁修好,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说是院领导让他们处理这件事的,有什么问题必须与领导谈。张苏俊随后找到了该院的潘立本院长,得到的答复是:撬开门锁,收回他的住房是学院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的事情。
据了解,2006年5月29日,海陵法院曾经接到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起诉状。学校认为:1997年,随着地级泰州市的建立,张苏俊作为调泰干部,学院无偿提供了教师公寓2号楼404室及室内家具给他使用。2005年,张苏俊调到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后,校方曾多次与他进行联系,并委托律师于2006年3月28日发函要求其交还房屋,被告都未予答理。校方认为,无偿提供教师公寓房给被告使用,是基于其为学校提供服务,被告离开原单位即失去继续占用的依据,理应返还。海陵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的人事关系目前尚不明确,故不予受理。
据张苏俊介绍,教师公寓404室是当初分给他的房子,现在学校无权对房子的使用进行干预,更不应该私自把门锁换掉。据泰州高校园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申忠健(原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张苏俊属于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组建期间的调泰干部,1997年底开始任院长助理。根据学院当时的规定,张苏俊的住房由学校提供,其本人不需要交纳房租,但工资中不拿住房补贴,自行支付水电费用。他说这是1998年初学院一次党政联席会议上作出的决定。
学校起诉法院未予受理
据了解,1997年泰州开始筹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以后,张苏俊经过市委组织部门的考察后从扬州大学调到了泰州,任泰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筹)院长助理,享受副处级待遇。2002年9月,张苏俊被南京林业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学习,其中脱产学习一年。2004年3月,张苏俊学习结束后又在学院领导的安排下赴德国罗森海姆应用科技大学进修一年。张苏俊说他回国后,校方对他的工作一直未予安排,学院和市委组织部的有关领导都是互相踢皮球。
张苏俊说,他目前居住的404室之所以说所有权归他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当初学校分给他的房子是一套只有50多个平方米的住房,后来教师公寓建成后就调换到了这里,与他同样情况的还有其他几位院领导,目前有的已经离开或是服刑,但都没有退房。其次,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公寓楼进行房改已经在2005年的校代会上通过。在一份《泰职院职工房改房测算汇总表》上,张苏俊居住的404室也在名单之列。再者,张苏俊在泰州期间的身份证上的地址是口泰路40号2幢404室,而不是通常情况下的集体户口住址。此外,张苏俊还说当初学院领导劝他离开的时候,并没有提到退房的事情。
住房所有权归谁有依据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学院今年6月就发函要求张苏俊将住房退还,但他一直置之不理。而404室是学院提供给职工的住房,员工离开了单位是必须归还的。当记者问他学院和其他部门是否有这样的规定时,该工作人员坦言没这样的文件。对于工作表中张苏俊没有房贴一项,该负责人先是说不可能,后来经过了解又说是房贴已经抵了房租,所以工资表中才没有房贴一项。对于测算汇总表上为何出现张苏俊名字,该工作人员说当时张苏俊是负责学院后勤的(其实张苏俊自从读博以后就已经不再担任领导职务)。当记者问及其他问题时,他说具体情况要问负责此事的监察室的王网喜处长。
随后记者找到王网喜,在查看了记者的证件后,王网喜开始敷衍记者的采访。对于撬开教师住房门锁一事,他一再强调是学院领导集体研究决定的事情。对于学院领导为何要让学成归来的张苏俊离开,他声称不清楚此事并让记者到市委组织部去问原因。对于原先学院的一些领导,特别是有的人已经被判刑还在占用教师公寓一事,他说学校目前还没有接到此人被开除公职的文件。至于法院为何要让学院撤诉,他说还要问一下代理律师,具体情况他不太清楚。
收回住房并无相关文件
报警后方才
得以脱身
在采访临近结束的时候,王网喜突然对记者说:“你不可以写我的名字,我接受采访只是个人行为,否则我可以不承认的。”记者告知,此次采访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当记者起身准备离去的时候,王网喜连忙将门堵住,并且说如果不把录音设备留下,就不让记者走出房间的门,当时还有该校的另外一位工作人员在场。记者告诉他:“你这是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我要报警了。”王网喜并不予理睬,为了脱身,记者只好拨打了110。看到记者真的报警以后,可能王网喜也感觉到不让记者离开是不妥当的,于是他又说只要不写他的名字就没关系,这样记者才得以脱身。
学校引进人
才纠纷不断
江苏长三角律师事务所的一位律师认为,学校私自撬开张苏俊的门锁已经触犯了法律,学校在与张苏俊的矛盾和纠纷没有解决之前,对房屋没有处置的权利,张苏俊完全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专业人士指出,一部分教师的出走并不完全是因为经济待遇的原因,有的是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学科专业在所处高校没有发展前途;有的则是学校当初的承诺没有完全兑现,导致他们不能安心进行工作。该人士认为,像张苏俊这样的引进人才与校方发生矛盾的事件目前并不少见。现在很多高校为了把人才招揽过来,提高自己的办学水平,就给予了许多优惠的承诺,可是人才被引进后,并没有给他一个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致使引进的人才开始另谋出路,有的院校不愿竹篮打水一场空,于是就千方百计想从跳槽人员那儿挽回一点损失,为此双方大动干戈、甚至对薄公堂的情况经常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