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地球之美,你会发现只要生命存在,它所保存的力量便会延续,不管是候鸟迁移、潮汐涨落、春临大地花苞绽放,万物万象除了美丽之外,还有其象征意义。自然的循环有着自我治愈的力量,确保黑夜过后是白昼,冬天远逝,春天便会来临。
———卡森《寂静的春天》
2006年9月17日晚8点阳光卫视节日播出海南油画家周铁利《热带植物系列》油画专题片,这不仅仅是对他近3年多来创作热带植物题材的一种肯定,更是呼吁并唤醒我们:人类如果要与自然重建平衡和谐的关系,我们必须检视真正的底线是什么?那就是人类对自然的爱,人类是生物的一环,人类诗意的栖居完全有赖于生命网络的完整与品质。
南美的印地安人有一句古谚:想要成为“人”,一个人的心中必须时时对自然奥妙有敬畏之感。而周铁利就是这样的一个大写的“人”,一个有思想的人。与周铁利的交谈是愉悦的,站在他宽敞的画室里,铺天盖地的油画作品,裹着阳光般的热情,连同热带植物花果的芬芳迎面扑来,周铁利的艺术情结生长了40多年,这样长的时间跨度为我们勾勒的是一种海南黎族史诗般的生活哲学;一种层次感分明的理性思考;一种用艺术的视角重寻人类与自然神圣平衡的探索与勇气。
那烈火烧焦的山兰地、太阳照射下古铜色的脊背、高高耸立着的金黄色山兰架、舂米舞中千姿百态的妇女,用布带挎着婴儿在村口焦急地等待父亲黄昏归来的小女孩,船型茅屋中热闹的婚礼场面,篝火旁边热烈的竹杆舞,人们祭天时的诚恳、文脸中的好奇和痛苦状,这一幅幅画都是黎族远古祖先寻求生存和创造乐趣的经典映象,也是周铁利海南黎族风情系列(远古五指山)的内心独白与意象铺开,他的黎山情,构建了他艺术生命的第一乐章。
与大海对话,“因为我是大海的儿子,我是热爱大海的诗人”,这是周铁利的内心独白。童年的记忆中弥漫着渔村的木房子、礁石、破旧的船、疲惫的渔夫、还有自由飞翔的海鸥……
《静静的海滩》中海水轻轻拍打着耀眼的沙滩,形成新鲜的色彩感觉与轻妙的线条韵律,传达出生命的喜悦。《涛声远去》以潮落的海水为远景,通过动静对比,鲜明地凸现形态各异的海石的执著、坚实与苍劲,体现一种地老天荒的悠远意境。对大海的礼赞,厚重而灵秀,浓烈而淡远清新,深沉而闲放幽远,大海情怀系列,构建了他艺术生命的第二乐章。
2003年,在绘画风格上已经进入成熟期的周铁利开始创造他艺术生命的第三乐章热带植物系列,这个系列的创作奠定了他在中国油画界崭新的地位。他就像一匹“黑马”,以一种对艺术的无限执著和敬畏的姿态,以一种对自然、环境生态保护充满人文关怀的情愫、以一种对故土乡情血浓如水的艺术道德燃烧自己的艺术生命。
海南在全国植物王国和热带雨林的地位是独特的,周铁利海南热带植物系列油画,在阳光、热土的烘托下,利用印象的艺术语言,展开了人与自然的神圣对话。在《野菠萝》一画中,他以强烈的暖色调营造气氛,体现野菠萝生存能力的生命激情。
在《生命阳光》一画中,他以绿色为基调,画面通过多种植物的渗透,各种线条的舞动,形成交响乐一般的和谐共鸣,作品暗示着人类对生命价值与生存观念的感受,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的理性认知。
在《蝎美蕉》一画中,整个画面以红色为基调,画面上有着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艺术视角上像一群少女在舞动,用红色烘托了热情奔放的主旋律,红色深浅的不同层次,昭示着生命结构的丰富与唯美。
海南生态省和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极为重视艺术的“阳光渗透”,艺术的庇荫是整个人类文明社会的福祉。当人类与自然处于迎头相撞的危境,生命多样性的丧失,怎样重建平衡的生命秩序,艺术家怎样唤醒人类的新生态伦理观?新的生态道德观?周铁利的艺术实践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他艺术生命的三个乐章,成为了这个“城市灵魂”的重要元素,他用艺术生命的三个乐章,奏响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天籁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