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郑和下西洋
很小的时候,就听大人们说起郑和。“郑和七下西洋”,犹如一个历史符号,留在中国人心中。
稍大些,见到郑和宝船的图形,我曾经向往,向往海外那些神秘的地方,那些人,那些服饰,还有那些千奇百怪的林木……
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史时,我开始注意到明式家具。我对学生们讲,那些凳椅、几案、橱柜、床榻、台架,还有围屏、插屏、落地屏风等,是中国家具史上的骄傲。明式家具造型简洁质朴,花纹不繁却做工考究,尤其是那些稍作弯曲的扶手、靠背等,线条既雄劲又流畅,即使是牙子、卷口、楣子等部位也做得流转适度。可是谁能想到,中国家具发展至清代却急转直下,粗陋又笨重。为什么会这样?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明初与东南亚一带贸易往来活跃,一些优质木材为明式家具的精彩提供了先决条件,而明洪熙元年(1425年)皇廷下诏停止出洋,即使再有宣德七年(1432年)的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其往来盛势已不复前。如今想起来,我在20多年的讲课中竟有些忽略了郑和的功劳。
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开始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式。为什么中国人修万里长城抵御外侮,却没有想到杀进草原?为什么发明火药去做焰火,而不是去做炮弹?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质问,就是为什么郑和船队拥有那么雄厚的实力,却只热衷于友好馈赠与平等贸易,而不是一直打到好望角?
说实在话,直至踏上东南亚的大地,我才对郑和下西洋的意义真正有所体会,有所理解。明成祖还是很有战略眼光的,郑和确是为中国乃至东南亚的稳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七下西洋,远不是我们原来概念上的换取奇物和促进民间往来,七下西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意义非凡。
明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旨,率船队通使西洋。当年的西洋,主要是指今文莱以西的海域。郑和第一次通使西洋,即组织起一支27800余人的庞大船队,动用船只208艘,其中宝船62艘。而所谓“宝船”,一谓其大,二取其吉祥,其他船只为马船、坐船、战船、粮船和水船等。当时随郑和出使的巩珍曾在《西洋番国志》中记载,宝船“体势巍然,巨无与敌,篷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须知,这在当年,既是国力丰实的表现,又具体显示着造船业的高度发达。
我之所以想到这些,是因为郑和船队到达的终点为非洲,这就意味着七下西洋的国际意义远不止东南亚一带。而且,这些国家的使臣纷纷乘郑和宝船到中国来通使纳贡,在途中,在中国朝廷,他们之间的交流本身即促进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与经济交流。我感到,郑和这庞大的船队,就像是一个缩小了的国际舞台,它绝非我们原来所认为的明成祖好大喜功,派郑和去海外换取奇物等等。中国人对郑和下西洋的行动怀有偏见,主要是因为郑和的太监身份为士大夫阶层所不屑。
事实上,郑和是世界公认的伟大的航海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从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28年间,他七次出使西洋,所到之国有40余个,不仅开拓了亚非两洲之间的远洋航道,而且使各国的经济文化都得以迅速向前发展。
赫赫有名的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已距郑和远航79年以后。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从葡萄牙的里斯本港抵达印度西南沿海的卡利卡特,这里就是郑和七次出航都到达过的“古里”。而达·伽马到达非洲的时间比郑和到非洲整整晚了84年。众所周知的葡萄牙人麦哲伦享有盛誉,是因为他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说”,时间却比郑和晚了一百多年。可以说,郑和是15世纪世界性大航海活动的先行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