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惊爆“陈化粮”事件,一家有着50年黄酒制造历史的企业被披露曾于2003年用购得的万余吨陈化粮大米酿造黄酒。据统计,该批陈化粮大米被酿成黄酒多达2.4万吨,占该厂全年生产量的80%。按一斤装瓶的量计算,可装4800万瓶。 3年来,由江苏南通白蒲黄酒有限公司生产的这批数量巨大的黄酒已被销售一空(9月18日《现代快报》)。
问题食品频现已是不争的事实,国人大概也要被此类新闻催生出“震惊疲劳”来了。吃,还是不吃,成了一个问题。面粉掺了增白剂,大米拌了工业油,小米染了黄颜料,蔬菜留有剧毒农药,油条用的是地沟油,黄酒用的是陈化粮,再加上最近媒体持续曝光的能致人死命的瘦肉精,咱老百姓能不“喝在口中,愁上眉梢;吃在嘴里,忧在心头”?以前是“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现在变成了“吃,可能毒死;不吃,就要饿死”。当不能乞求于黑心厂家良心发现放我等公众一条生路,我们也只能寄希望于政府职能部门加强监管,将黑心食品扼杀于摇篮之中,扼杀于市场流通之前。
而在“陈化粮酿黄酒”事件中,相关职能部门是否尽到了自己应尽的职责呢?记者在工商部门的一份“调查终结报告”上看到:2003年国有如皋酒厂两次到江苏粮油商品交易市场竞拍陈化粮。第一次是2003年1月上旬,共竞拍得陈化粮粳稻9355吨;第二次是2003年7月底,共竞拍得陈化粮粳稻6911吨。这样的报告让我们更加揪心——专家告诉我们,陈化粮含有一种叫“黄曲霉毒素”的强致癌物质,会对人的内脏产生极大伤害。既然明知陈化粮有毒,为何陈化粮还能堂而皇之地摆在“江苏粮油商品交易市场”上竞拍?为何还能让一家酒厂两次竞拍成功?在如皋酒厂之外,又有多少食品企业通过竞拍得到了陈化粮粳稻,这些企业又用这些陈化粮粳稻做出了何种产品?这些产品今天是否还摆在我们的餐桌上或已经被我们消费?
已不敢这样追问下去,否则就只能选择“饿死”了。但作为相关职能部门总不能像我等公众一样束手无策吧,于公权力而言其必须履职,否则就是不作为就是失职,就是置公众的利益于不顾。
在这则新闻中,江苏“陈化粮酿黄酒”事件能得以曝光,部分应归功于当地工商部门。没有他们在接到举报后就“连夜展开调查”,也许我们今天还蒙在鼓里。然而,工商部门固有可肯定之处,但2004年底就已展开的调查,直到2006年9月才通过记者的采访得以披露,这样不事声张的调查报告,于公众的知情权上是否也颇有些怠慢?而对该酒厂仅处以40万元的罚款,于违法者的责任追究上是否又过于宽容?当事后处罚如此“轻描淡写”,我们又如何能确保问题厂家“下不为例”?当违法成本远远低于违法收益,我们又如何能防止其他厂家不“群起而效仿”?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吴官正近日公开指出,纪检部门要继续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要深挖腐败分子,震慑腐败分子,让他们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思想上后悔莫及。这句话同样值得我们一些行政执法部门玩味,食品安全的维系离不开对那些违法者的严厉打击。对那些置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于不顾的黑心厂家,就应该让他们在商誉上身败名裂,在经济上倾家荡产,在思想上后悔莫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