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党报进社区记者一行走进只楚社区,切身感受了———村民的“市民生活”
不是市民,却享受到了市民应该享受的各项保险待遇;
不住封闭式小区,却有24小时的治安联防队员在巡逻;
生活在农村,却添置了市区第一家有线电视教育网络,足不出村,就能亲眼目睹祖国发生的大事小情。
这就是只楚村民的都市幸福生活!
吴大妈的“救命钱”
今年8月份,对于家住只楚北街32号楼的吴翠云老人来说,是不幸的,因为她生病住院花去了8000多元的医疗费;
但吴翠云老人又是幸运的,因为从1997年9月份开始,只楚社区补贴200多万元为全体居民办理了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解决了村民养老就医的后顾之忧。
9月7日,吴翠云老人顺利拿到了医疗保险报销的4600多元钱;9月10日,老人又像往常一样领到了每月530元的养老金。吴翠云老人感慨地告诉记者:“医疗保险就是俺的救命钱啊,而养老金则让我们享受到了城里人的待遇,这在以前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啊。”
截止目前,只楚社区已经为全村1700多名村民办理了社会保险,已经有650多位退休老人像吴翠云一样每月能够领到退休金,这些“市民待遇”都让社区居民乐开了怀。
老百姓的“安全员”
夏洪良,只楚社区人,同时他还有另外一个头衔———只楚治安保卫联防队队长。
9月14日凌晨3时许,夏洪良与治安队员王树利、孙栋瑞在社区内巡逻,在只楚北街发现两名陌生人用自行车拉着电缆往村东方向行驶,三人迅即上前将两名陌生人拦下进行询问。在问话过程中,两人突然丢下电缆,向小树林方向跑去,三名治安队员经过围追堵截,将两人制服,并扭送至只楚派出所。原来,电缆是这两人从附近一家工厂偷来的,涉案价值达3万余元。从今年年初开始到现在,联防队员已经抓获诸如此类的盗窃人员11名。
社区内的治安联防队成立于1993年,有8名联防队员,同时还成立了由8名妇女组成的看门望锁队。联防队员白天分片巡逻,晚上设专人值班,有效保证了辖区内的安全。
为了降低发案率,联防队专门设立了监控室,与社区内的11家企业的监控探头相连,一旦发生意外情况,监控室的报警器就蜂鸣起来,这也意味着夏洪良他们新的任务又来了。
除了平时的“看家护院”,联防队员还承担起了调解住户纠纷,义务帮助困难群众的义务,在他们的努力下,居民区已经连续10年未发生重大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联防队员也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安全员”。
现代化的“活动室”
“居民们都有哪些娱乐活动啊?”当记者抛出这个问题时,他们都不约而同的将手指向了社区小学的电教播放站。
从1991年开始,只楚社区先后投资50多万元建立了全区第一家村级有线电化教育网络,同时购置了先进的摄录设备,并配备了有专业摄制水平的工作人员,每年播放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居民区形势发展变化的电教片不低于20部,确保党员群众受教育率达到了100%。
记者在一份播放表上看到,村务公开、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大讲堂等都登上了播放名单,同时考虑到村内企业较多的实际,播放员李富安还专门购进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主讲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运营管理等课程,满足企业职工的不同需要。
在开展这些常规教育的同时,每到“三八节”、国庆节等节日,各种演讲比赛、书法比赛都陆续上演,现代化的播放站里又充满了村民们的欢声笑语。
老有所养,住的放心,活的潇洒,这就是只楚村民的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 高春宽 通讯员 刘家伟 张良 刘洪媛责任编辑:亦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