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是地处边境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财政困难,财源建设效果不突出一直是困扰地方经济发展的“难题”。几年来,黑河市财政部门坚持“地缘+资源+外援=财源”的财源建设理念,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职能作用,抓载体、解难题、送服务、强领导,构建了一批见效快、贡献大的财源项目,初步形成了六大板块财源。
围绕资源,构建矿产开发板块财源。黑河市矿产资源丰富,后发优势十分明显。他们通过资金投入、资产重组等手段,加快推进了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如在开发多宝山矿产资源上,他们利用清产核资政策,争取国家和省资金化解原企业部分债务,吸引了省矿业集团、西北矿业和紫金矿业来兼并,并投入18.2亿元进行扩建,投产后年可实现税金3.2亿元。翠宏山铁矿、三道湾子金矿、东安岩金矿、矿泉水等资源开发项目也在建设中。
围绕地缘,构建对俄经贸板块财源。口岸优势是黑河的最大优势。发展对俄加工产业群体,势必成为黑河潜在的支柱财源。在引进俄罗斯电力建设的新兴基础原材料加工园区过程中,黑河市通过争取省财政借款支持和自筹1400万元,投入一期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使园区在2004年建成,入区企业如期投产,到2005年已实现税收2000万元。二期工程正在建设当中,到2010年将实现年税收2亿元。
围绕能源,构建能源开发板块财源。全市通过贴息、专项资金投入和前期费投入等措施,积极促进了水电、煤炭和煤电的开发。其中水电项目现已建成水电站10座,年发电3.6亿度,税收1400万元。正在建设的还有金湾水电站、乌二水电站、二门山水电站。嫩江热电厂将于今年投产,可实现税收600多万元。兴边煤矿、三吉屯煤矿、海澜热电厂等正在筹建中。
围绕生态,构建旅游板块财源。中俄民族风情园已完成一期建设,年可实现收入2320万元,税收128万元。五大连池风景区已累计投入1.1亿元,改造了旅游基础设施,建立了多处别具特色的景点,2005年旅游收入7000多万元,税收200多万元,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围绕绿色,构建农业板块财源。绿色农业是黑河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基础财源。通过贴息和专项资金投入,建设了乳业加工、马铃薯加工、亚麻加工、外向型农业等一批产业化财源项目,形成了农业板块财源体系。总投资2.7亿元的北安完达山乳业已投产,达产后年可实现税收3000万元。在俄境内的逊克农业开发基地,已开发蔬菜种植面积4万亩,实现财政收入300万元。
围绕北药,构建北药开发板块财源。北药开发是新兴产业,也是黑河市财源新的增长点。2003年,全市筹集资金1300多万元,支持孙吴儿童制药厂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哈药集团投资合作,目前已试生产。截至2005年末,全市共推进167个重点财源建设项目,已累计实现收入19.8亿元,税收1亿元。(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