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大赫,男,1979年出生于吉林长春,在妈妈的溺爱下长大。说是溺爱,一点儿也不过分,因为小时候不管怎么淘气,妈妈从来没有打过我,邻居们都问妈妈,你为什么不打你儿子呢?那么气人,这时候妈妈总是回答:我舍不得。 可能是上学前把坏事都做尽了吧,上学之后就特别听老师的话,学习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 大学时代(1997-2001),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就学。当时出国留学还没有这样热,也可能是不清楚当时形势,总之大学时没有出国留学的念头,只想快些参加工作。那时候找工作还算顺利,递了两份简历工作就定了,北京的一个中日合资公司,于是2001年9月进入了日本一个大手公司的子公司从事集成电路的工作。 工作期间(2001.8-2003.9),因为是中日合资公司,所以正式工作之前,公司对我们新入大学生进行了一个月的日语集中培训。也许是这次日与培训改变了我的人生,从初中到大学学了10年的英语,也对英语没有多大的兴趣,可是我一开始接触日语,马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日本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在培训班的结业考试中,将近60个人里面,我考了第一。接下来的是两年的平凡的工作生活,虽然对集成电路这个行业非常感兴趣,但是感觉在这个公司里面,即使你有再大的能耐,也不会让你得到充分的发挥,自己曾经认真的想过很多次,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沦为一个凡夫俗子的话,对不起父母给我这个聪明的脑瓜(自己觉得自己很聪明的,(*^_^*) 恥かしい),加上自己也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儿,想在一个人这短短的几十年里面,看一下自己究竟能有多大发展,于是就有了出国留学的打算。因为对日本特别感兴趣,所以把留学的目标锁定在了日本。 当时对留学日本的途径非常的茫然,听好多人都是先到日本读语言学校,于是我也选择了这一条路。找了很多家留学中介公司之后,终于有幸遇到了金吉列,这可能是人生的又一次转折,经过层层审批之后,拿到了赴日留学的签证,2003年10月2日,来到了异国他乡,日本。 日语学校都是上半天课,余下的时间留给留学生们打工,我的日语学校也不例外,于是上午和晚上的时间就由自己来支配了。日本的物价差不多是中国的10倍,刚到日本的那几天,同宿舍的同学带我去买了一些生活用品,比如电饭锅,厨具,被褥等等,花掉了几万日元,从国内带来的钱不多,如果在几个月之内找不到工作,就很难坚持下去,当时就是想尽快找到工作来维持生活,所以来日本留学的除了国费留学生之外,可以说是没有不打工的。因为日语不好,所以一般刚到日本的,三个月之内甚至半年之内都很难找到工作,有亲戚或者朋友在的话可能会好些,在日本对留学生找工作帮助最大的是叫“TOWN WORK”的杂志,上面登载着好多的招工信息,刚开始的一个月之内,我按照上面的电话打了几十个电话,也没有让我去面试的(日本打工也要面试),最后听日语学校的同学说,有一个日本政府办的介绍工作的机构,叫“ハローワーク”(HELLO WORK),于是决定去试试。在千叶县的ハローワーク那里,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工作,是一个切菜的工作,一周工作5天,每天早上7:30到11:30,时给是750日元,没有交通费。虽然时给比较低,但是由于是我的第一份工作,而且店长人也很和善,所以接受了这份工作。工作的地点离宿舍很远,骑自行车大概要40分钟,所以每天早上5点钟多一点儿就得起床,匆匆忙忙的弄点早点,吃完之后,就骑车飞奔向工作的地方,11:30干完之后,要马上回宿舍作午饭,晚了就赶不上下午的日语课了。日语学校虽然课程不是很多,但是出勤率管理的比较严格,迟到10分钟就算缺勤,出勤率在75%以下的签证更新就比较困难,因为来日本的目的就是学习,所以一年的日语学校结束后,我的出勤率是100%。这份工作干了4个月,由于在期末考试中,全班第一,要升班,课程由下午变到上午,所以不得不辞去了这份工作。 接下来的工作后面再说,先说一下日语学校的情况,一共有9个班,不到100人,日语老师一共有10几个人,当然都是不会日语的日本人,都很和蔼。学生以中国人和韩国人最多,有少数的越南,斯里兰卡等东南亚国家的人,只有极个别的欧美人。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一方面压力比较大,另一方面可能丧失了在国内的优势,有些人会变得急躁,甚至为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前几天看到这样的报道,两个留学生因为被对方的闹钟吵醒,两个人打了起来,还动了刀子,结果一死一重伤。所以在日本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要以苦为乐,多想想高兴的事。 然后是学校的宿舍,开始的半年,自己不知道怎么找房子,住的是学校的宿舍,房租很贵,条件很差,4个人住一间屋,每人房租好像是3万,既不太清了。全部的东西都是公用的,比如厕所,厨房,浴室等只能轮着用,非常不方便。日本是海洋性气候,冬天最冷也就是零下4-5度,但是日本没有暖气,房间里很冷,为了省电,大家规定,再冷也不准开空调,于是只好到千元店(全部商品都是1000日元)买了几双厚被,晚上睡觉之前,烧一些热水装进矿泉水瓶里,可以稍微减轻一些寒冷。2003年12月到2004年3月,硬是这样挺过来了,现在回想起来真是难忘。 在这期间开始联系大学院,实在是没有人指导,一开始就是直接到大学里去找教授,后来发现这样太冒失,日本做什么事情都要预约,事先不预约的话非常不礼貌,于是就开始给教授发邮件,当时给日本全国几十所国立大学的老师发了信,给我回信的也就是十分之一,最终有三所大学的老师给我回了信,与教授进行了几次相谈,入学审批合格之后,2004年4月开始,在千叶大学做了半年的研究生。日本的研究生是在成为正式的大学院生之前的过渡,这个期间可以适应学校和研究室的情况。 在这期间,报考了山梨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的大学院,准备了将近半年之后(此处省略约2000字),于2004年8月被山梨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的大学院录取。当时在小小的日语学校里引起了一阵轰动,可以说这个小小的日语学校里,本来每年能考上国立大学的就寥寥无几,而且东京工业大学在理工科方面可以说是日本一流,在世界上的排名也远远在清华大学之前,同学们看到学校的揭示板上写着我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都议论纷纷:真是太厉害了。就这样,我选择了后者,于2004年10月进入东京工业大学读修士课程。 在日语学校期间由于学习比较刻苦,来到日本一年之后,也就是2004年12月份的日语能力考试中,以329分的成绩顺利通过一级,当时听日语学校的老师说是全校第一的。 大多数来日本留学的人想在日本就职,我也不例外,在日本就职的第一步是跨出去了,就是要先进入日本大学的大学或者大学院读书,拿到日本大学的学历。 学校的生活略去不提,转眼到了2005年4月份,听学校的前辈说,可以去找一找试试,日本一般是毕业一年之前进行就职活动,我的入学时期与日本学生相差半年,所以2006和2007年入社的就职活动我都可以参加。可能是准备不充分或者日语不好的原因,2005年4月到6月面试了几家公司,只有一个合格,是韩国三星的关联公司,不是十分感兴趣。 吸取了2005年就职的经验教训,2005年12月考了TOEIC考试,2006年1月开始真刀真枪的开始了面向2007年毕业生的就职活动。这是最后一次机会,所以学校的研究什么的必须要放下,日本人也都是一样。2001-2003年在北京的NEC工厂工作过,所以主要搜集了一些半导体方面的公司的情报,在半导体行业,日本的东芝,日立,NEC,松下等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每年都需要大量人才,按理说在日本找这方面的工作应该不是很困难,但是什么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一开始面试的几个小公司不管你的条件怎样,见我是外国人,要求就特别刻薄,最后面试的结果当然也是NG。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我经过重重关卡,参加NEC电子的面试的时候,是充满自信的,因为在NEC的子公司工作过,对半导体行业也比较了解,而且当时日语也相当说得过去了,没想到几个充满敌意的问题把我得自信全都打没了。我怀着一丝的希望坚持到了面试完了,过了4天,结果出来了,不合格。进入4月份,总算顺利了好多,到4月底,拿到了4个公司的合格通知书,有一个是进行4次面试才合格的松下电器,当时得到合格通知书的时候真是兴奋得不得了,在日本,松下,索尼这样的公司,竞争相当大,基本上是一百个人里面中一个,简直像做梦一样,就这样今年10月份开始进入松下电器的半导体部门工作。后来到网上一查,NEC电子去年的利润赤字350多亿日元,经营状况不好,回想起来,没有进NEC电子也好,还有就是一开始面试的一些小公司都是狗眼看人低。 最后,总结了几点心得: 1 上日语学校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日语,在日本找工作没有流利的日语是万万不行的,利用打工的机会,也可以使自己的日语得到提高,身边有很多国费留学生,拿着高额奖学金,过着舒适的生活,但是他们与日本社会没有接触,所以几年之后,日语没有提高,只能回国。有些大学里面也设有日语班,但时间远远不够,一周只有一节或者两节课,想在日本就职的,最好还是先到日语学校把日语学好。 2 找工作的时候,去大公司应聘,相反可能机会更大一些,因为公司聘用你,有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想让你在中日技术交流方面为公司做出贡献,比如在日本学好技术,然后到中国的分公司去指导等等,只有大的公司才会在中国有分公司,那些小的公司没有必要要你,因为他只在日本国内有市场,只要招日本人就可以了,你日语再好也好不过日本人。 3 找工作的时候有英语的成绩(TOEIC最好)的话,有优势。 希望能对大家来日本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刘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