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晚报网9月25日讯:
海南省委副书记罗保铭今天上午在海南省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工作会议上强调,海南要大力弘扬优秀地方文化,培育海南文化特色;要积极推进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增加海南旅游产业的文化含量;要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海南的文化资源,做品牌,做规模,让优势真正“优”起来,让特色真正“特”起来。
保护和发展好海南地方文艺品牌
罗保铭指出,海南黎族文化具有3000年历史积淀,黎、苗等少数民族的传说故事、民歌民乐、织锦、舞蹈和雕刻艺术,都是发展海南文化的宝贵财富。近年来,保亭县下功夫挖掘和整理一批富有黎风苗韵的广场文体节目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通过创造“七仙温泉嬉水节”加以展示的经验值得借鉴。
此外,海南还有独具特色的琼剧、临高人偶剧、儋州调声等精品艺术品牌。据了解,目前仅在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注册的民营剧团就有14家,另外还有16家民营剧团在此挂牌设立联系点。这些剧团每家的年演出场次都在200场以上,他们足迹遍及全省,有的甚至还跨海演出,形成了“大致坡琼剧现象”。
他表示,“大致坡琼剧现象”表明,海南优秀地方文艺品牌在有市场、有生命力。海南要从多方面加大扶持的力度,保证这些艺术形式的传承、繁荣与发展。
推进文化与旅游的紧密结合增加旅游产业的文化含量
罗保铭强调,增加海南旅游产业的文化含量,提高旅游产品附加值,有着十分广阔的空间。一方面,海南要将更多的人文内涵融入自然景观,如三亚南山佛教文化苑;另一方面,海南要将旅游资源与演艺娱乐、会展、体育休闲和康复休养等文化产业结合起来,构建海南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据了解,海南去年接待游客达到了1500多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的比例大幅度上升。今年1—6月,海南接待欧洲、亚洲、美洲、大洋洲游客同比分别增长121.39%、63.53%、53.35%和23.5%,与此同时,游客文化消费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但是,目前海南省旅游还难以满足游客更多的娱乐需求,许多游客到了晚上甚至只能靠打扑克、看电视打发时光。
罗保铭指出,海南要以《红色娘子军》、《达达瑟》、《鹿回头》、《黄遭婆》等精品剧目为核心,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精品文艺晚会,并以此作为海口、三亚等地与旅游配套的经常性节目。同时,要加大文化开放的力度,有选择地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娱乐设施、娱乐项目和文化商品,完善海南旅游功能。
提升会展产业的质量加快发展体育休闲产业
据了解,,海南已经形成了以博鳌亚洲论坛、世界小姐大赛、新丝路模特总决赛、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等品牌为代表的特色会展文化。博鳌亚洲论坛设立后,共有近400个国内国际会议在博鳌镇召开,博鳌镇年均接待游客和与会人员170万人次。
目前海南已经相继成为沙滩排球、帆板、跳水、足球、田径、举重等项目的重要冬训基地。近几年来,海南省高尔夫球场接待国内外球客数量逐年递增(2005年约为40万人次),今年仅春节黄金周,就接待球客3万多人次。
罗保铭表示,海南要继续在做精做大现有品牌,在加强策划、延伸“展”的功能,深入挖掘南山寺佛教文化等现有和潜在文化资源,争取更多的会展和节庆活动落户海南。与此同时,海南要不断完善岛内高尔夫球场的规划和建设,把海南打造成国际高尔夫球休闲的重要基地。此外,海南还要继续开发和培育独具优势的各种水上项目、环岛自行车、琼州海峡横渡等精品体育赛事,以此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尹海明)(来源:中新海南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