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结合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发展
本报讯为快速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安徽省日前确立围绕“一村一品”兴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办好合作经济组织推进“一村一品”建设的发展战略。安徽省省长王金山表示,合作经济组织和“一村一品”建设有机结合是一个创举,要求总结经验,有序推进,张扬个性,竞相发展,坚持自愿原则,积极加以引导。
近年来,安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已有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4000多个,成员137万人,带动农户220万户。同时,涌现出一大批农产品生产、加工与销售专业村、专业镇,块状农业日益显现。安徽在省农委增设了合作经济指导处和特色农产品开发处,成立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省政府拨出专项资金扶持名优农产品进超市。
安徽把培育合作典型作为政府推动合作经济组织和“一村一品”发展的着力点。去年,全省创建了50个省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今年将扩大试点范围。预计到2007年底,省级示范组织达100个,省市县三级达1000个。同时,在“十一五”期间,建设一批特色示范村(乡),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名牌农产品,起到“建一个组织,兴一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作用。
为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安徽还建立了联系帮扶制度,要求省市县农业部门领导干部每人至少与一个合作经济组织结成对子,帮其解决实际困难,财政、工商、税务、科协等部门共同扶持。
(夏树)
苏北
近3万农户年内可实现脱贫
本报讯鲜嫩的芦笋、晶莹透亮的甜玉米、饱满硕大的黄皮洋葱、一米多长的水晶山药……近日,在江苏省丰县举办的该省产业化扶贫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琳琅满目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化项目,展示着丰县经济薄弱村贫困农户增收脱贫的喜人景象。据介绍,在产业化扶贫项目的带动下,苏北1011个经济薄弱村总计12.8万户贫困农户中,将有近3万户人家今年内可实现增收脱贫。
针对苏北1011个经济薄弱村产业发展滞后、农户收入缺乏产业支撑的难题,江苏提出了发展产业化扶贫的总体目标:经过3至5年的努力,使每个村都走出一条以“一村一品”或“几村一品”为特色,符合村情、适应市场、带动就业的产业发展之路。全省各地扶贫工作队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挥经济薄弱村资源和环境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市场前景好、增收潜力大的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在部分以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为定位的经济薄弱村,开展连片种植和集中养殖,并与龙头企业形成加工、销售联动机制,不少产业化项目已初具规模。
在丰县孙楼镇穆楼村,工作队投入扶贫资金,建设农田排水系统,并为贫困农户解决种子、化肥、技术等困难。今年,全村31户贫困户和200多户普通农户连片种植芦笋500亩,1亩芦笋的年收入超过6000元。明年,这个村的芦笋连片种植将扩大到1000亩,70%的农户将有自家的芦笋园。
(沈富平 陶玉顺)
南昌
“种子工程”培养致富带头人
本报讯南昌通过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加快促进全市特色块状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市309个专业村农民去年人均纯收入为4018元,超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39元。
南昌各县(区)根据自身资源条件确定了一批区域主导产业,并制订了3至5年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并以专业大户为骨干,以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逐渐形成产业化的块状经济发展新格局。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同时,南昌实施了农村“种子工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一村一品”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带头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成果对接,提高农民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水平。根据规划,2010年前,南昌将在全市建立3个专家基地,每年组织50人次的高级专家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业企业技术指导、项目对接、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技术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同时,建立60个市级农村信息服务站,构建全市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实现“网络进村、信息富民”的目标。
南昌还加大了对“一村一品”工程的资金扶持力度,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万元的专项资金,扶持“一村一品”示范点引进新品种、采取新技术、创建新品牌。
(石笑宇 胡运生) |